[发明专利]一种磷石膏和赤泥制酸联产不锈钢超精抛光蜡的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12412.6 | 申请日: | 201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3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肖虎;赵平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21/00;C09G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膏 赤泥制酸 联产 不锈钢 抛光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石膏和赤泥制酸联产不锈钢超精抛光蜡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磷石膏、赤泥、添加剂和改性剂混合并研磨制成生料,送入窑内焙烧,制得熟料;制得的熟料进行溶出,并进行固液分离;将分离得到的残渣经浮选,分离得硫化物;将分离出的硫化物加工制得硫酸;将分离得到的溶液制备高纯氧化铝细粉;向制得的高纯氧化铝细粉中加入硬脂酸、润滑剂和光泽度添加剂混合制成不锈钢超精抛光蜡。本发明具有制酸和制备不锈钢超精抛光蜡成本低,废渣利用率高,工艺简单,制备不锈钢超精抛光蜡的品质高、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石膏和赤泥制酸联产不锈钢超精抛光蜡的工艺,属于冶金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金属制品行业,不锈钢制品因其较高的耐蚀性及装饰性,在医疗用具、食品工业用具、餐具、厨房用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不锈钢用具在加工时,其表面应彻底清除有害物质、无划痕并具有高光泽度,为此,必须进行抛光处理。现有的大多是使用抛光蜡对不锈钢金属制品进行抛光处理,抛光蜡具有制备简便,不仅可极大提高抛光后的不锈钢金属制品表面光泽度,而且能有效消除抛光之后表面的微划痕,从而大大提升了不锈钢金属制品的档次。但是在现有的抛光蜡生产中,抛光蜡的磨料大多为高纯超细的α型氧化铝,且由于该α型氧化铝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导致α型氧化铝成品价格贵,大大的增加了不锈钢超精抛光蜡的生产成本。
磷石膏是指在磷酸生产中用硫酸处理磷矿时产生的固体废渣,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CaSO4),其含量一般可达到70-90%左右。此外,磷石膏还含有多种杂质:未分解的磷矿,未洗涤干净的磷酸、氟化钙、铁、铝化合物、酸不溶物、有机质等。我国每年排放磷石膏约2000万吨,累计排量近亿吨。磷石膏在建材方面的利用率不到5%,大量磷石膏渣场占用土地,严重污染环境。
赤泥是用铝土矿提炼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因其富含铁,呈赤红色泥浆状而得名。每生产1吨氧化铝,大约产生赤泥1.0-2.0吨。我国赤泥的年产生量约为1.0亿吨,累计堆存量约为5亿吨。
现目前,针对磷石膏和赤泥的综合利用的技术很少,基本上集中在建材和铺路等传统领域,这造成了磷石膏和赤泥中大量高价值成分的浪费,附加值非常低。而将磷石膏和赤泥综合利用来制酸,同时联产不锈钢超精抛光蜡的工艺,未见报道。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石膏和赤泥制酸联产不锈钢超精抛光蜡的工艺。本发明具有制酸和制备不锈钢超精抛光蜡成本低,废渣利用率高,工艺简单,制备不锈钢超精抛光蜡的品质高、效果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磷石膏和赤泥制酸联产不锈钢超精抛光蜡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磷石膏、赤泥、添加剂和改性剂混合并研磨制成生料,送入窑内焙烧,制得熟料;
B、将步骤A制得的熟料以液固体积比为4-6:1进行水磨溶出,并进行固液分离;
C、将步骤B分离得到的残渣经浮选,分离得硫化物;
D、将步骤C分离出的硫化物置于30-50%的富氧环境下,在800-1200℃下焙烧3-5h,焙烧产生的烟气经五氧化二钒催化反应后,采用浓硫酸进行吸收,制得硫酸;
E、将步骤B分离得到的溶液加入氧化钙恒温搅拌,过滤得高纯偏铝酸钠溶液,向高纯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白色沉淀不再产生,然后将白色沉淀滤出后得氢氧化铝;
F、将步骤E制得的氢氧化铝加入盐酸搅洗3-4次,再进行搅拌水洗,水洗至滤液呈中性,得高纯氢氧化铝,将高纯氢氧化铝焙烧,得氧化铝粉,将氧化铝粉经粉碎得到高纯氧化铝细粉;
G、向步骤F制得的氧化铝细粉中加入硬脂酸、润滑剂和光泽度添加剂混合制成不锈钢超精抛光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2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