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损耗的船用螺旋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5662.7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9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程玉成;范煜;严建文;王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1/18 | 分类号: | B63H1/18;B63H1/20;B63H1/26 |
代理公司: | 11384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安装座 桨叶 船用螺旋桨 导向叶 低损耗 第二安装座 桨轴 紊流 可旋转设置 第一螺孔 能量损耗 能源损耗 使用寿命 安装孔 对流场 上表面 圆环状 螺旋桨 导流 空泡 随边 环绕 梳理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损耗的船用螺旋桨,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中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桨轴的桨轴安装孔,第一安装座底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呈四分之一圆环状的卡槽,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上表面等距离环绕开设有第一螺孔。该低损耗的船用螺旋桨,在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随边处采用导向叶进行导流,能够对流场进行控制,以降低能量损耗,而且由于导向叶的可旋转设置,使得导向叶能够随着水流而变换方向,以对水流进行梳理,大大降低了紊流的影响,本发明不仅能够对紊流和空泡进行消除,以减少能源损耗和提高螺旋桨使用寿命,同时还方便了对损环的第一桨叶或第二桨叶进行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螺旋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损耗的船用螺旋桨。
背景技术
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船用推进器。船用螺旋桨作为水面或水下航行器使用最广泛的推进设备,自其问世以来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水面航行器,如舰船、鱼雷等,还是水下航行器,如潜艇,潜航器等,它们的推进都离不开螺旋桨。螺旋桨的推进效率与其周围的流场有关,流场的紊乱将会降低螺旋桨的推进效率,目前的螺旋桨大多极为简单,难以对紊乱的流场进行改善,耗能较为严重,同时因为空泡现象,亦降低了船用螺旋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损耗的船用螺旋桨,解决了螺旋桨推进效率低,耗能严重,使用寿命较短,易磨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低损耗的船用螺旋桨,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中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桨轴的桨轴安装孔,第一安装座底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呈四分之一圆环状的卡槽,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上表面等距离环绕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安装座正面和背面的均设置有第二桨叶。
所述第二桨叶的一侧设置有导边,第二桨叶的另一侧设置有随边,该第二桨叶正面和背面的随边处均留有边槽,边槽的内壁设置有凹凸面,边槽内等距离安装有导向叶。
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底面等距离环绕开设有四个第一螺孔,第二安装座上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四分之一圆环状的凸块,两个凸块分别与两个卡槽卡接,四个第一螺孔与四个第二螺孔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每个凸块的外侧面均设置有第一桨叶,所述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均为沉孔,四个第一螺孔中的其中两个分别位于卡槽的中部,四个第二螺孔的其中两个分别位于凸块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凹凸面为波浪形曲面。
优选的,所述边槽内等距离开设有轴孔,每个轴孔内均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导向叶的中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孔的两端均留有圆盘状的端槽,每个端槽内均设置有端盘,所述端盘的上表面与导向叶的中部连接,端盘底面的中部与转轴焊接。
优选的,所述端盘的外表面与边槽的表面平齐,所述导向叶的厚度与边槽的深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桨叶、凸块与第二安装座之间采用液体模压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第二桨叶与第一安装座以及卡槽之间采用液体模压铸造成型。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低损耗的船用螺旋桨,在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随边处采用导向叶进行导流,能够对流场进行控制,以降低能量损耗,而且由于导向叶的可旋转设置,使得导向叶能够随着水流而变换方向,以对水流进行梳理,大大降低了紊流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5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