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3065.0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6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梅丹丹;杨桂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华博立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14 | 分类号: | B01D61/14;B01D67/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超滤膜 过滤 蒙脱石改性 纳米纤维素 微晶纤维素 水相体系 酸性条件 共混膜 聚醚砜 聚乳酸 膜材料 三乙胺 滤膜 转换 污染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超滤膜的制备方法,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制备出纳米纤维素晶,然后加入聚醚砜、三乙胺以及蒙脱石改性的聚乳酸膜材料,在酸性条件下,通过相转换法制备共混膜。本发明制备的超滤膜,与市场上的滤膜相比较,在用于水相体系的过滤时不容易造成膜的污染,也就保证了过滤后水的质量和过滤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超滤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与提纯技术,在化工、食品、医药、电子、冶金、海水淡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纤维素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材料,资源储量丰富且可生物降解。利用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或生物法去除纤维素无定形区,可以得到纳米级纤维素。其中,纳米纤维素晶体具有拉伸强度高、刚度大、长径比高、比表面积大以及突出的电学和光学特性。但是由于纤维素表面存在大量的极性羟基基团,易形成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作用而团聚,很难用物理方法再分散开来。同时,纳米纤维素用作复合材料时,受到一定的空间阻碍会贴附于复合材料表面,加上具有较高的水亲合力,缩小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对纳米纤维素表面进行改性拓展其在高性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范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聚合物的制备原料是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并且聚合物一旦废弃之后成为垃圾面临着降解困难、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目前,常用的分离膜材料主要集中于聚偏氟乙烯、聚醚砜等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又名聚丙交酯,是由玉米、甘蔗等农作物经过发酵产生乳酸,再进一步聚合制备而来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绿色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凭借其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较好的成膜性、可控降解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国民生产、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被人们认为是有希望替代石油基聚合物的生物基材料。目前,国内外关于聚乳酸膜作为组织工程支架、药物缓释材料的研究较多。但聚乳酸膜的缺点是亲水性较差,用于水相体系时易造成严重的膜污染,污染后的膜通量衰减,过滤性能下降。寻找适当的改性方法,提高聚乳酸膜的亲水性能、抗污染性能是解决膜污染问题,是延长膜使用寿命的根本途径。本发明利用共混改性将微晶纤维素改性然后与聚乳酸膜混合形成一种新型的超滤膜,操作简便、改性效果好、可行性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超滤膜的制备方法,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过滤时不易造成膜的污染,且保证了过滤后水的质量和过滤的效率,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一种新型超滤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20重量份的微晶纤维素放置于盛有100重量份质量浓度为64%的硫酸溶液中酸解120min,用100重量份去离子水终止反应,反复离心水洗,透析至pH值为5,冷冻干燥48h;取2重量份置于四口烧瓶中,加入1.48重量份三乙胺和150重量份四氢呋喃,然后将其置于-5℃的冰水浴中,逐滴滴加30重量份体积分数为7%的ɑ-溴代异丁酰溴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完成后在室温下继续磁力搅拌2h,随后向烧瓶中不断充入超纯氮气,持续时间30min,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用100重量份甲醇、100重量份乙醇清洗,最后用250重量份二氯甲烷萃取提纯,在60℃真空下干燥恒重,制得纳米纤维晶体;
2)在干燥的圆底烧瓶加入纳米纤维晶体3.2~10.2重量份,3.7重量份丙烯酸,然后用NaOH和NaCl溶液调节pH至9~10,搅拌15min,加入2.9~3.9重量份蒙脱石改性的聚乳酸膜材料,12重量份质量浓度为15%的聚醚砜,室温下搅拌至其完全溶解成均一的铸膜液,真空脱泡后,用200um刮刀刮膜,30s后浸入蒸馏水中凝胶成膜,即得新型超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华博立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华博立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3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