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速度识别轨道工程车多液力传动箱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1541.5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4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魏亚宵;马文星;刘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41/04 | 分类号: | F16H41/04;F16H6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工程车 传动箱 液力偶合器 速度识别 液力传动 多液 牵引 牵引力 动力制动力 液力变矩器 液力缓速器 传动效率 动力制动 控制装置 控制泵 偶合器 黏着 编组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速度识别轨道工程车多液力传动箱及其控制方法,传动箱包括:箱体、液力变矩器、高速液力偶合器、低速液力偶合器、液力缓速器、控制泵和控制装置。本发明将现有液力传动轨道工程车中的运转变矩器换成了两个偶合器,提高液力传动效率,最高传动效率可达到97%,本发明编组灵活,能够克服黏着牵引限制实现较大牵引力、动力制动力、牵引加速度和动力制动减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力传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速度识别轨道工程车多液力传动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车是铁路工程、公务和电务部门为新建、维修、保养铁路而运送器材、人员和处理紧急事故的重要交通工具。轨道车用途广泛,要求传递的功率范围大;既有要求高速运行的,又有要求低速大牵引吨位的,并且轨道车上要求有足够大的空间供司机和其他作业人员生活和休息。
液力传动牵引具有良好的“牛马特性”,低速时具有高牵引力,高速时具有低牵引力,能够自动地随着负载的变化而无级地调节轨道车速度。由于力矩传递是液体传递,泵轮、涡轮之间无刚性连接,因而液力传动是无级变速的,无摩擦易耗件,具有较好的隔振减振和过载保护性能。
目前,轨道工程车传动箱多数采用两个变矩器的液力传动方式,这种自动换挡控制器通过负荷反应器和速度反应器反应发动机的负荷和机车速度,二者共同作用产生换挡动作,但是这种传动效率比较低,液力元件传动的最高効率能达到86%左右,而且换挡控制因素多,影响换挡的及时性跟快速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牵引力大、传动速度高、传动效率高、制动效果好,基于速度识别自动切换不同的液力元件工作以适应不同工作工况的轨道工程车辆液力传动箱及其控制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速度识别轨道工程车多液力传动箱及其控制方法,将现有液力传动轨道工程车中的运转变矩器换成了两个偶合器,提高液力传动效率,最高传动效率可达到97%,本发明编组灵活,能够克服黏着牵引限制实现较大牵引力、动力制动力、牵引加速度和动力制动减速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速度识别轨道工程车多液力传动箱,包括:箱体、液力变矩器、高速液力偶合器、低速液力偶合器、液力缓速器、控制泵和控制装置;
所述箱体上通过轴承支撑有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动力输入齿轮,所述动力输入齿轮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选择与第一升速齿轮或者第二升速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升速齿轮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二升速齿轮安装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均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液力变矩器和所述低速液力偶合器均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高速液力偶合器和所述液力缓速器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所述控制泵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接收所述控制装置指令;设置在所述箱体下方的所述控制泵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能够对所述液力变矩器、所述高速液力偶合器、所述低速液力偶合器、所述液力缓速器进行充油和排油;轨道车刚启动时,所述控制泵对所述液力变矩器充油,使其工作;所述低速液力偶合器工作时,所述控制泵对所述低速液力偶合器充油,并对所述液力变矩器排油,使其空转;所述高速液力偶合器工作时,所述控制泵对所述高速液力偶合器充油,并对所述低速液力偶合器排油,使其空转;当需要制动时,所述控制泵对所述液力缓速器充油,使其工作进行制动;诊断界面可以进行系统自我诊断,诊断所述控制装置运转是否正常,传动过程中检测部件温度,故障重置恢复等,并发出普通警告,黄色警告,红色警告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15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