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毫米波雷达自适应抗相互干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8444.5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1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震宇;陆蔚;陈惠明;邓雄峰;李光平;刘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江金城;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雷达 自适应 相互 干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雷达自适应抗相互干扰方法,包括:1、将接收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中频信号,对中频信号滤波并通过模数转换芯片将滤波后的中频信号数字化;2、对上下扫频段的目标进行配对,得到虚警率低的目标数V(n);3、目标数V(n)进行判断,若大于预设阈值VT则执行下一步骤,否则将上一次求得的斜率数作为下一次斜率数,再执行步骤5;4、根据目标数的变化更改斜率数X(n);5、按随机顺序遍历长度为调制波斜率数X(n)的斜率表L,产生随机变换的调制波斜率;6:根据步骤5得出斜率值生成调制波并发射出雷达波。本发明对于提高车载雷达抗干扰能力,减少虚假目标,降低虚警率,提高雷达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毫米波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车上装载有毫米波雷达的自适应抗相互干扰方法。
背景技术
在毫米波雷达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情况下,同类型雷达之间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不能被忽视。雷达波的相互干扰是指本车雷达接收到其他同类型雷达发射的信号后,由于两雷达的调频信号相似,本车雷达把外界雷达信号误判为目标反射信号,从而造成虚警。
目前针对毫米波雷达相互干扰的问题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
一、通过减小雷达波的波束宽度来降低相互干扰概率。然而此方法降低干扰的程度有限,在车况复杂的道路上,由于汽车的转向,此方法的雷达仍然会发生相互干扰现象。而且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要求车载雷达的探测角度必须足够大,使其能探测到相邻车道车辆信息,以达到车辆变道的目的。
二、对雷达波的波形进行设计,以减少干扰。此方法一般为设定一定数量的调制波斜率,系统根据这些斜率生成一系列不同斜率的调制波来控制雷达波的频率变化。此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相互干扰,同时不增加雷达前端硬件成本,而且能保证车载雷达的探测角度不被缩小。但是,此方法的斜率数是固定的,而道路的车流状况是时刻变化。在车流量比较大的道路上,若本车雷达的调制波斜率数不足够多,相互干扰造成的虚警率就会提高;在车流量较小的道路上,若本车雷达的调制波斜率数过大,会给雷达发射前端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车上装载有毫米波雷达的自适应抗相互干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雷达间互相干扰,调制波波形不能自适应调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通过自适应改变每周期内雷达调制波的斜率来抑制相互干扰的方法。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本发明所设计的雷达系统能够根据探测到的车辆目标数设定合适的调制波斜率数,由设定的斜率数生成斜率表,基于斜率表生成斜率随机的调制波来控制雷达波频率。
本发明一共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S1:将接收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中频信号,对中频信号进行滤波,并通过模数转换芯片将经过滤波后的中频信号数字化。
S2:根据同一目标在上下扫频段产生的两个频谱总是具有最大的相似性这一特点,对上下扫频段的目标进行配对,得到虚警率低的目标数V(n)。
S3:对检测到的目标数V(n)进行判断,如果目标数大于预设阈值VT则执行S4,否则将上一次求得的斜率数作为下一次斜率数,即X(n)=X(n-1),再执行步骤S5。
S4:根据目标数的变化情况更改斜率数X(n)。
S5:按随机的顺序,遍历长度为调制波斜率数X(n)的斜率表L,产生随机变换的调制波斜率。
S6:根据步骤5得出斜率值生成调制波,在其调制下发射出雷达波。
优选地,所述步骤S2目标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84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