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雷最佳攻击提前角的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5048.7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7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尚;张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G3/00 | 分类号: | F41G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宝庆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前角 鱼雷 攻击 计算模型 运动目标 建模 正态分布 标准正态分布 捕获概率 发射平台 防御措施 目标运动 扇面中心 正负误差 扇面 求解 解算 相等 遮盖 搜索 散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雷最佳攻击提前角的建模方法,考虑到发射平台进行攻击提前角计算时,解算出的目标运动要素值存在误差,在不考虑运动目标防御措施的情况下,本发明假设误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以鱼雷的自导扇面中心点与运动目标的相遇点作为基础,建立计算模型求解最佳攻击提前角;由于目标散布服从正态分布,根据概率论原理,当鱼雷搜索扇面遮盖的正负误差绝对值相等时,捕获概率越大,建立了一种最佳攻击提前角的计算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雷攻击提前角建模领域,特别是一种鱼雷最佳攻击提前角 的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研究鱼雷攻击和计算鱼雷攻击提前角的方法很多,但大多都是建立在 忽略目标要素误差的前提下。如文献《声自导鱼雷射击的有利提前角优化模型》 给出了基于目标要素概率分布的声自导鱼雷射击有利提前角优化模型,文献《基 于应急条件下潜艇自导鱼雷连续射击仿真》研究的是纯方位攻击问题,但它是基 于鱼雷连续攻击时的互导问题进行的。考虑目标运动要素值存在误差前提下,鱼 雷最佳攻击提前角的研究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雷最佳攻击提前角的建模方法,本方法在考虑目标运动 要素值存在误差的情况下,鱼雷还能保证很好的命中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雷最佳攻击提前角的建模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鱼雷对目标的搜索区域,该区域为位于鱼雷头部前方关于鱼雷 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扇形区域;
步骤2,建立直角坐标系,该坐标系的原点O为此时鱼雷W的坐标,以目标 报警时刻的鱼雷航向为y轴,设运动目标位置为M点为,鱼雷与目标的预估相 遇点为N点;
步骤3,获取攻击提前角其中Vm为运动目标速度、Vw为鱼雷航速,X为目标舷角;
步骤4,获取目标运动要素值存在的误差所服从的标准正态分布:
y=[-2ln(μ1)]1/2·sin(2πμ2)
其中,σ是标准差,μ1、μ2是区间[0,1]之间均匀分布的伪随机数;
步骤5,根据概率论原理,当搜索扇形区域遮盖的正负误差绝对值相等时, 鱼雷的发现概率最大,此时鱼雷射向f(ψ)正态分布的最高点,对应的目标预测 点为M*,将鱼雷射向可以得到最大发现概率的点M*时对应的提前角即为此时 的最佳攻击提前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本发明建立的鱼雷攻击最佳攻击 提前角的计算模型是正确的,在给定的限制条件下,使鱼雷有很大的捕捉概率; 同时,本发明还考虑了解算过程导致的目标运动要素观测误差的联合分布,假设 目标运动要素各观测误差项作用与实际相符,在此前提下,建立的鱼雷最佳攻击 提前角模型还能很好地保证命中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立鱼雷最佳攻击提前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目标舷角为60°时且鱼雷攻击200次的仿真结果示意图,(a) 为第一次仿真结果图,(b)为第二次仿真结果图,(c)为第三次仿真结果图。
图3为本发明不同的目标舷角对应的捕获概率仿真结果示意图,(a)为目标 舷角30°时仿真结果图,(b)为目标舷角90°时仿真结果图,(c)为目标舷角120° 时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5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步枪用防翻倒准星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动能防弹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