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糖链异常蛋白分离检测的组合物、试剂盒以及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1539.4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1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乔雍;李艳召;闵微;林长松;高琦;李永胜;林长青;余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热景(廊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高元吉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异常 蛋白 分离 检测 组合 试剂盒 以及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用于糖链异常蛋白分离检测的组合物、试剂盒以及方法和用途。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指示糖链异常蛋白引发的肿瘤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情况,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方法快速简便而且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糖链异常疾病标志物蛋白(以下简称:糖链异常蛋白)分离检测的组合物、试剂盒以及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领域。
背景技术
糖蛋白是由一个或多个寡糖链与蛋白质的多肽骨架共价相连构成的结合蛋白。糖蛋白是由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形成的,糖链随着新合成肽链的延长与肽链的特定位点结合,促使肽链折叠、聚合成具有正确空间构象的糖蛋白。
糖链异常蛋白主要由糖基化不完全,或糖基转移酶活性变化形成的,糖链异常蛋白有多种表现形式:特定结构糖链表达量的差异、不完整糖链结构的出现、糖前体的解聚及新糖链的出现等,糖基化生物合成状态比蛋白质的改变能更有效地提示疾病状态。
大量研究表明糖链异常蛋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存在密切关系,如恶性肿瘤患者的糖链异常蛋白相对应的糖链蛋白、转铁蛋白、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移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抗原、a1抗胰蛋白酶、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等糖链结构发生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后,向血液排放,并较多地存在于外周血液。因此,糖链异常蛋白检测使肿瘤在发生早期即可作出诊断,并为疾病进展的动态监测提供可能。
糖链异常蛋白检测在肿瘤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
1、肿瘤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和复发转移监测,提高肿瘤诊断准确率。
2、临床病人和体检人群的肿瘤筛查,降低肿瘤漏检、早期发现肿瘤。
3、慢性病症和异常体征的肿瘤风险评估,早期预警肿瘤风险、积极诊治、避免发展成中晚期肿瘤、拯救生命。
糖链异常蛋白检测主要流程包括:糖链异常蛋白的分离与富集、检测分析等。糖链异常蛋白的分离与富集原理是基于糖链异常蛋白的识别及肽链理化性质的不同。主要富集方法有:
1、凝集素亲和法、酰肼化学反应法及硼酸法等是基于某些物质对糖链异常蛋白的特异识别不同来分离、富集糖链异常蛋白的方法。
2、电泳法及亲水作用法是基于糖链理化性质的不同实现糖链异常蛋白的分离、富集。
糖链异常蛋白检测方法有质谱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NMR)等:
1、质谱分析法: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结合蛋白酶解和糖苷酶解的方法为糖蛋白的分析提供了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能获得相关糖链的结构信息;质谱法价格昂贵且检测后相应的数据处理尚需继续完善,限制了应用。
2、核磁共振波谱法(NMR)是利用原子核对射频辐射的吸收不同,从而对各种物质成分、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是能提供糖链结构方面的信息,但NMR对样品要求非常高限制了的临床应用
3、基于凝集法的凝集素亲和原理的糖链异常蛋白检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系统存在诸多不足。正如中国专利CN207067147U公开的一种糖链异常蛋白TAP检测装置所记载的,其为定性检测,不能有效提示肿瘤负荷与检测结果间的关系,且存在假阳性。
而关于糖链异常蛋白的操作简便、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自动化检测相关方法未见有公开记载。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和技术不足,发明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糖链异常蛋白分离和检测的方法,对肿瘤及相关疾病的早诊、早治是必须的,且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热景(廊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热景(廊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1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