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0810.2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8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希龙;张雯;李伟杰;戴波;杨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朱双;刘明星 |
地址: | 570311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姜 组织培养 快繁 植物组织培养 生产周期 不定芽诱导 不定芽增殖 外植体消毒 块茎 生根壮苗 市场推广 试管植株 完整植株 外植体 炼苗 芽点 足量 成活率 移栽 增殖 繁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该方法包括外植体消毒、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壮苗和炼苗移栽步骤。本发明只需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设备即可进行,在80~120d内完成从外植体块茎上的芽点到完整植株的一个周期,大大加快了皱叶山姜的繁殖速度。本方法培养皱叶山姜生产周期短、增殖倍数高、成活率高,能获得足量试管植株,利于大规模市场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皱叶山姜(Alpinia rugosa S.J.Chen&Z.Y.Chen)是姜科山姜属新种,仅产海南保亭吊罗山。自1990年引种到华南植物园后,国内的西双版纳植物园和国外夏威夷自华南植物园引种。目前夏威夷已将皱叶山姜繁殖应用。该植物以其叶皱缩,具有极高的园艺观赏性,是姜科新型园艺观赏植物。叶片长圆,叶面无毛,背面密被短柔毛,极具皱纹,基部深心形重叠,稍偏斜。总状花序直立,密花,有9-20朵花,整个花序在果期稍长,背密黄色短柔毛;苞片褐色,花萼粉红色,管状;因其株型整齐、叶片奇特且易于栽培管理,可应用于各类公共绿地、庭院及道路两旁绿地,也可作为室内观叶和林下地被植物。
皱叶山姜繁殖主要采用切分根状茎繁殖,因物种的稀缺性,没有过多的植株供切分繁殖。且切分繁殖增殖率较低,长期分株繁殖容易感染病毒,不利于品种优良遗传特性的稳定性。组织培养繁殖成活率高、繁殖增长率高、生长周期短,可在短期内进行大规模繁殖;然而,尚未有适合皱叶山姜组织培养快繁的相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该方法培养皱叶山姜生产周期短、增殖倍数高、成活率高,能获得足量试管植株;并且提高皱叶山姜种苗稳定性,保持母株的优良特性。
本发明的皱叶山姜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外植体消毒:挑选有新芽的皱叶山姜地下茎,除去须根、茎尖、外层包裹的叶片,清理消毒,切分含有单个芽点的块茎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b.不定芽诱导:将外植体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培养不定芽;所述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每升含有6‐苄氨基腺嘌呤2.0~3.5mg、奈乙酸0.2~0.3mg、蔗糖20~30g、琼脂5.0~6.0g,余量为MS培养基,pH值为5.6~5.8;
c.不定芽增殖:切取不定芽,除去叶片和茎,留芽基部,将其接种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形成丛生芽;所述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每升含有6‐苄氨基腺嘌呤1.5~3.0mg、奈乙酸0.1~0.3mg、蔗糖20~30g、琼脂5~6g,余量为MS培养基,pH值为5.6~5.8;
d.生根壮苗:切取单个丛生芽,将其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中,培养形成生根苗;所述的生根壮苗培养基:每升含有奈乙酸0.3~0.8mg、蔗糖20~30g、琼脂5~6g,余量为MS培养基,pH值为5.6~5.8;
e.炼苗移栽:将生根苗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经消毒后将生根苗移栽至栽培基质中,进行培养管理,获得皱叶山姜种苗。
优选,所述的步骤a的清理消毒是用体积分数75%乙醇水溶液冲洗干净;所述的步骤a中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是将外植体用体积分数75%乙醇水溶液浸泡20~30s,无菌水清洗1次;再用质量分数0.08%~0.12%升汞浸泡8~10min,无菌水冲洗4~6次。
优选,所述的步骤b、c、d中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7±2℃,光照强度1800~2300lx,光照时间10~14h/d。
更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c、d中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7±2℃,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
优选,所述的步骤e的消毒是将生根苗使用质量分数0.1%~0.3%百菌清溶液浸泡30~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0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马尾松体胚诱导率的方法
- 下一篇:蒙药贺兰山丁香茎尖再生扩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