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笔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90520.8 | 申请日: | 2018-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2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卫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3K15/02 | 分类号: | B43K15/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42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笔机 | ||
1.一种制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笔头(A)置于其内的震动给料盘(70)及容纳笔杆(B)的笔杆箱(80);
震动给料盘(70)的出料端与输送带(10)的接料端上下衔接,输送带(10)后端为出料端,输送带(10)作间歇式运动,输送带(10)的出料端与链接式槽板输送机构(60)的接料端临近布置,两者之间设置笔头夹持转位机构(50);
笔杆箱(80)的前箱板(81)与链齿状笔杆输送机构(90)的接料端之间设置拾取机构(100),拾取机构(100)拾取笔杆(B)自笔杆托撑部转位至链齿状笔杆输送机构(90),笔杆托撑部位于前箱板(81)的上边沿处,笔杆托撑部每次托撑一根笔杆(B);
链齿状笔杆输送机构(90)和链接式槽板输送机构(60)并排设置且在两者的重合输送部位设置笔头笔杆插接装置;
输送带(10)的旁侧设置笔头采集单元,笔头采集单元采集笔头(A)信息并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输送带(10)的动力辊的起停动作;
位于笔头笔杆插接装置下游的链齿状笔杆输送机构(90)临近处设置卡箍装置;
所述的笔头笔杆插接组件上游的链接式槽板输送机构(60)旁侧设置喷胶装置;所述的卡箍装置下游的链齿状笔杆输送机构(90)的上方设置打码装置;
所述的笔头采集单元包括第一传感器(20),第一传感器(20)包括光源发射器(21)和接收器,光源发射器(21)和接收器设置在笔头(A)移动路径的等高位置且分置于笔头(A)的两侧,笔头采集单元包括第二传感器(30),第二传感器(30)为采集笔头(A)的笔管(A1)信号的传感器,笔头采集单元布置在开口槽状约束区域的外部;
所述的托撑部包括笔杆箱(80)的前箱板(81)和前箱板(81)内侧板面处临近布置的升降板(82),升降板(82)与前箱板(81)的板面平行,升降板(82)的上边沿有内斜面(821)与前箱板(81)之间构成V形的槽口用于容纳单根笔杆(B),所述的升降板(82)由升降机构驱动选择处于高、低两种位置状态,处于低位时笔杆箱(80)内的笔杆(B)位于所述的升降板(82)上板边以上位置,处于高位时单根笔杆(B)位于V形槽口处并高于箱内笔杆(B)的物料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笔机,其特征在于:输送带(10)的两侧带面处设置限位板(40),限位板(40)的板长方向与输送带的带长方向一致,限位板(40)的下板边临近且间隔式布置于输送带(10)的带面上,限位板(40)与输送带(10)围成槽口宽、槽底窄的开口槽状约束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头夹持转位机构(50)包括夹持笔头的开合式夹钳(51),开合式夹钳(51)还连接有上下方向位移的升降机构及绕铅垂回转轴芯转动的回转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笔机,其特征在于:传感器(110)采集到得触头(841)的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拾取机构(100)拾取笔杆(B)自托撑部转位至链齿状笔杆输送机构(90),或拾取笔杆(B)自托撑部拾取后旋转并转位至链齿状输送机构(90),压头(831)为压杆(83)的下端,触头(841)为触动杆(84)的下端,压杆(83)、触动杆(84)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横杆(85)的两端,横杆(85)的中部与升降机构相连(86),所述的压杆(83)位于V形槽口靠近一端槽端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笔机,其特征在于:笔头笔杆插接装置包括在笔头(A)、笔杆(B)的传输路径上设置笔头定位机构(120)和笔杆定位机构(130),笔头定位机构(120)和笔杆定位机构(130)选择处于低位和高位两种位置状态,处于高位时位于笔头定位机构(120)和笔杆定位机构(130)上的笔头(A)和笔杆(B)处于同芯位置,顶推单元(140)位于链齿状笔杆输送机构(90)的旁侧且链齿状笔杆输送机构(90)位于顶推单元(140)和笔头定位机构(120)之间,顶推单元(140)顶推笔杆(B)沿其杆长方向移动并插置于笔头(A)的笔头管(A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05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拆筷机
- 下一篇:一种手机屏幕和中框的精密贴合设备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