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花岗岩废料生产的发泡陶瓷轻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6912.7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33/132;C04B33/13;C04B3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陶瓷 轻质板材 花岗岩废料 烧成 喷雾造粒 辊道窑 隧道窑 坯体 球磨 配方称取原料 从上到下 二氧化锰 筛分处理 筛分设备 发泡剂 均匀性 粘土 制备 布料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花岗岩废料生产发泡陶瓷轻质板材的方法,包括:(1)按配方称取原料,所述原料包括:花岗岩废料70‑90%、粘土5‑20%、发泡剂0.01‑5%、二氧化锰0.1‑5%;(2)将原料进行球磨处理;(3)将球磨后的原料通过筛分设备进行筛分处理;(4)将筛分后的原料进行喷雾造粒;(5)将喷雾造粒后的原料进行布料,得到坯体;(6)将坯体通过辊道窑或隧道窑进行烧成,得到成品。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发泡陶瓷轻质板材。采用本发明,所述发泡陶瓷轻质板材的同一断面,气孔从上到下无差异,气泡均匀性高,既可以使用隧道窑烧成,也可以用辊道窑烧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花岗岩废料生产的发泡陶瓷轻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泡陶瓷所使用的基体材料来自于陶瓷厂废料和工业废料等废弃物(瓷砖抛光废渣或煤渣或石材废渣等),这些废弃物如若不处理,随意堆积或者填埋将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浪费了资源。
该发泡陶瓷产品以其重量轻、强度高、防火、抗震、隔热、隔音、组合性强、易于搬运,适用面广等优点逐渐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又因其原料为煤渣、瓷砖抛光废渣、矿渣等固体废弃物,在资源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现有技术也有利用花岗岩废料生产发泡陶瓷轻质板材,例如:对比文件1为公开号CN106187134A的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基于花岗岩发泡轻质墙体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花岗岩75-90%,粘土5-20%,助熔剂0-10%,发泡剂0.05-5%,稳定剂0.05-5%,解胶剂0.05-5%。其中,所述稳定剂为钇、铈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然而,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制得的发泡陶瓷轻质板材,其内部形成多层气孔。在发泡的过程中,由于发泡时间较长,且受到重力的影响,下层气孔会被压扁,使得产品的整体均匀性不好。
而且,因为现有发泡砖整体砖块比较厚,配方体系比较难氧化,发泡陶瓷的配方体系决定其必须使用隧道窑烧成,隧道窑烧成的成本高,烧成周期长,温度较高。对比图1的厚度为100-500mm发泡陶瓷轻质板材,烧成30-300分钟,是无法获得质量优异的成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花岗岩废料生产的发泡陶瓷轻质板材,同一断面,从上到下气孔无差异,气泡均匀性高,既可以使用隧道窑烧成,也可以用辊道窑烧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用花岗岩废料生产的发泡陶瓷轻质板材的方法,工艺简单,可以适用不同的烧成工艺,且烧成周期短,生产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花岗岩废料生产发泡陶瓷轻质板材的方法,包括:
(1)按配方称取原料,所述原料包括:
花岗岩废料70-90%、粘土5-20%、发泡剂0.01-5%、二氧化锰0.1-5%;
(2)将原料进行球磨处理;
(3)将球磨后的原料通过筛分设备进行筛分处理;
(4)将筛分后的原料进行喷雾造粒;
(5)将喷雾造粒后的原料进行布料,得到坯体;
(6)将坯体通过辊道窑或隧道窑进行烧成,得到成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原料包括:
花岗岩废料75-85%、粘土10-18%、发泡剂0.01-5%、二氧化锰0.1-4%。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粘土为黑泥、高岭土、城市污泥、海泥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发泡剂为碳化硅或抛光磨头回收料,所述抛光磨头回收料的主要成分包括碳化硅和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69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