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催乳作用的菠萝蜜种仁椰球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3003.8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1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胜;白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23L5/10;A23L5/20;A23L19/00;A23P20/20;A61K36/8945;A61P1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仁 催乳 当归 桔梗 重量份 山药 白芍 川芎 甘草 青皮 肉桂 生地 通草 椰香 制作 中药材 丢弃 协同 中药 保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催乳作用的菠萝蜜种仁椰球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菠萝蜜种仁椰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通草2~8份、当归10~20份、生地5~15份、白芍3~10份、川芎10~20份、山药10~20份、肉桂3~10份、甘草5~15份、桔梗10~20份、青皮5~15份和菠萝蜜种仁300~700份。本发明以菠萝蜜种仁为原料,结合多种中药材,相互协同,使中药的药效成分渗进菠萝蜜种仁,强化整体的催乳功效。制得菠萝蜜种仁椰球品质佳,保留种仁原有风味和椰香。且本发明还避免了大量菠萝蜜种仁丢弃而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菠萝蜜种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催乳作用的菠萝蜜种仁椰球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是桑科、菠萝蜜属的常绿乔木,又称木菠萝,树菠萝,是世界著名热带果树。缅甸、泰国等热带国家均有栽培。我们国内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和四川南部以及中国台湾省也有栽培。其形状为椭圆形至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长30-100cm,直径25-50cm,颜色为浅黄色,表面有坚硬的六角形瘤状凸体,其果实平均单果鲜重为8.5kg、单苞重26.2g、苞肉厚0.28cm,全果苞数160个、全果种子重1.01kg、可溶性固形物19.2%、还原糖12.12%、维生素C 0.0387mg/100ml、总酸(以柠檬酸计)0.01733%,可食部分占全果的比例(苞肉/全果)40.7%、(苞肉+种子/全果)53.3%果肉内部包含种仁,种仁为椭圆形,长约3cm,还有层种皮包裹,据相关资料记载种仁营养价值高,含有碳水化合物65.86%、蛋白质12.26%、脂肪1.17%、还原糖5.67%、粗纤维2.7%、灰分3.2%。因为菠萝蜜种子淀粉含量高,其味类似板栗,可代粮食,是一种“木本粮食”果树,但直接水煮的口感并没有受到很多人喜爱,往往被丢弃,导致极大的浪费,故急需一种对其进行改进,提高其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催乳作用的菠萝蜜种仁椰球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催乳作用的菠萝蜜种仁椰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通草2~8份、当归10~20份、生地5~15份、白芍3~10份、川芎10~20份、山药10~20份、肉桂3~10份、甘草5~15份、桔梗10~20份、青皮5~15份和菠萝蜜种仁300~700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通草5~8份、当归14~18份、生地10~15份、白芍5~8份、川芎15~18份、山药15~18份、肉桂5~8份、甘草5~10份、桔梗13~18份、青皮8~12份和菠萝蜜种仁400~600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通草5份、当归15份、生地10份、白芍5份、川芎15份、山药15份、肉桂5份、甘草10份、桔梗15份、青皮10份和菠萝蜜种仁500份。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催乳作用的菠萝蜜种仁椰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取菠萝蜜种仁去皮,并将中药原料制成中药液,去皮后的菠萝蜜种仁经渗药、微油炸处理,最后烘干,制得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微油炸的具体步骤为:将渗药后的菠萝蜜种仁干燥后裹上粉浆,所述粉浆包括以下的原料:糯米粉、小麦粉、白砂糖和水,按重量份计,糯米粉25~35份、小麦粉25~35份,其糯米粉和小麦粉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0.8~1.2):1,白砂糖的添加量为粉浆总重量的15~25%;待油温为55~65℃时,按菠萝蜜种仁的质量百分比计,加入0.002%~0.004%TBHQ和0.01%~0.02%柠檬酸,并搅拌、加热,投入菠萝蜜种仁,进行微炸,微炸后捞出,裹上椰蓉。
进一步的,微油炸温度为170~190℃,微油炸时间为8~1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3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