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水凝胶凉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9796.6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2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苏杨;徐勤霞;成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04 | 分类号: | A61L31/04;A61L31/14;A61F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酰胺 酒石酸 聚二烯 丙基 西米淀粉 医用水凝胶 制备 羧甲基纤维素钠 凝胶状态 皮肤表层 亲水基团 糖类物质 天然性能 物理降温 镇静作用 制作工艺 纯化水 交联剂 主材料 交联 睡眠 肿瘤 缓解 制作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水凝胶凉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凉贴材料包括:西米淀粉75‑85份,聚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8份以及医用纯化水50‑500份。凉贴材料的主材料为西米淀粉,天然性能良好;采用了聚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作为交联剂,聚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的制作工艺简单,其分子中带有大量的亲水基团而导致聚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与西米淀粉交联后与水作用更易形成半凝胶状态,制作和生产难点降低,且聚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本身属于聚糖类物质,对人体无害;其实现皮肤表层物理降温1.5‑1.8℃,能通过降温镇静作用缓解肿瘤患者痛疼,改善患者睡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用品材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缓解肿瘤患者疼痛的医用水凝胶凉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水凝胶主要是一些以去离子水加上一些高分子共聚物和交联剂等物质组成的凝胶状材料,其种类很多,可以用于医药和外科手术等领域。例如,用水凝胶代替传统纱布作为伤口敷剂,因为水凝胶本身的凝胶状态,比传统纱布更为柔软,还可以吸收伤口的分泌液,减少伤口感染的几率,减少患者痛疼。目前,医用水凝胶类产品主要用于处理伤口,作为与透镜和人工软骨接触的材料,在缓解肿瘤患者痛疼领域很少被提及。
现在,我国各类肿瘤患者越来越多,肿瘤患者在病灶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疼,常规的做法是给患者口服或者注射止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痛疼,药物的作用会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实际上,有些痛痛通过物理降温作用可以来缓解,因此,现在越来越需要一种可以用于缓解肿瘤患者痛疼的材料。
传统的医用水凝胶所加入的高分子材料一般为传统的交联剂,这类交联剂的单体通常为有机化合物类,具有一定毒性,给患者健康带来一定威胁;而且此类交联剂交联后的产品通常极易固化或分层,制作中需要加入足量的水,而足量的水无法定量,导致半凝胶的状态不易产生或产生了不易保持,给制作和生产带来一定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皮肤物理降温1.5-1.8℃,能够有效缓解轻度烧伤、肿瘤患者痛疼的水凝胶凉贴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水凝胶凉贴材料,主要采用西米淀粉和聚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作为交联剂制成。其中,西米淀粉主要取材于西米棕榈树,其来源广泛,是纯天然成分;而聚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的制作工艺简单,其分子中带有大量的亲水基团而导致聚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与西米淀粉交联后与水作用更容易形成半凝胶状态,制作和生产难点大大降低,且聚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本身属于聚糖类物质,对人体无害。
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水凝胶凉贴材料,包括以下组分:
西米淀粉75-85份,
聚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10-15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2-8份
以及医用纯化水50-500份。
进一步地,聚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的合成如下:将1eq的L-酒石酸二乙酯、5eq的丙烯胺加入到无水乙醚中,35-40℃反应12-24小时,抽滤得到白色固体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将1eq的所述白色固体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0.01eq过氧化二苯甲酰加入到无水乙醇中,20-30℃反应12-72小时,抽滤得到白色固体聚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
优选地,一种医用水凝胶凉贴材料,包括以下组分:
西米淀粉80份,
聚二烯丙基替-L-酒石酸二酰胺13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6份,以及
医用纯化水2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9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