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粘/天丝/毛纤维四合一仿毛织物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4951.5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2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瞿建新;宋波;佟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D03D15/00;D06M15/333;D06M15/11;D06M15/263;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毛织物 天丝 纬纱 混纺纱 毛纤维 透气性 生产工艺 毛织物 吸湿性 抗起毛起球性能 保暖性能 纯毛织物 涤纶纤维 纤维功能 羊毛纤维 织物紧度 织物组织 静电 保暖性 蓬松 手感 供纬 经纱 蜡质 吸尘 粘胶 熨烫 丰满 面料 轮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涤/粘/天丝/毛纤维四合一仿毛织物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本发明经纱采用涤粘混纺纱,纬纱采用两种,分别为天丝和粘/毛混纺纱,两种纬纱按1:1的比例轮流供纬,达到纤维功能互补的功效:涤纶纤维有利于提高织物的强度及尺寸稳定性,粘胶与天丝有利于提高织物的吸湿性及透气性,羊毛纤维有利于提高织物的保暖性。通过选用适宜的织物组织、适宜的织物紧度等措施,使该款仿毛织物既有毛织物的蓬松、丰满,富有弹性,保暖性能优越等优点,同时也解决了涤粘仿毛织物透气性差、易起静电、吸尘、易脏,抗起毛起球性能差,手感有蜡质感的缺陷,面料尺寸稳定性好,具有免熨烫等优点,总体性能优于纯毛织物,价格低,性价比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物织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涤/粘/天丝/毛纤维四合一仿毛织物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纯毛织物以其蓬松、挺括、透气,手感柔糯、吸湿性强、保暖性能优越,广泛被应用于制作高档服装面料,但纯毛织物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如易虫蛀、水洗性差、价格高,而且易起毛起球,严重影响织物的外观。涤/粘/天丝/毛纤维四合一仿毛织物,利用化学纤维替代部分羊毛纤维,可实现多种纤维功能互补,在保留羊毛织物原有优良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织物的综合性能。
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仿毛织物多为涤粘仿毛织物,涤粘仿毛织物解决了纯毛织物不宜水洗的缺陷,但存在透气性差,抗静电性能差,易吸尘、易污的缺陷,毛织物容易起毛起球的缺陷也未能得到有效改善。毛织物蓬松、透气性好,保暖效果佳,缺陷是易虫蛀、水洗性差、易起毛起球、价格高。本发明利用涤/粘/天丝/毛纤维等混纺交织,实现各种纤维在性能上的优势互补。通过工艺优化,新开发的面料保留了毛织物原有的蓬松、透气、保暖好的优良性能,又解决了毛织物固有的易虫蛀、易起毛起球、水洗性差的缺陷。新开发的仿毛织物总体性能已优于纯毛织物,而价格低于纯毛织物,有非常好的性价比。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涤/粘/天丝/毛纤维四合一仿毛织物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
技术方案:一种涤/粘/天丝/毛纤维四合一仿毛织物的设计方法,产品设计如下:
(1)原料设计:经纱采用涤粘混纺纱;纬纱采用两种,分别为天丝和粘/毛混纺纱;在粘涤混纺纱配料设计中,粘胶纤维使用棉型短纤维,规格为1.11dtex*38mm,涤纶短纤维的规格为1.67dtex*45mm;在粘/毛混纺纱配料设计中,粘胶毛型纤维的规格为:3.3dtex*76mm,天丝纤维的规格为1.4dtex*38mm;
(2)织物组织:本款面料织物组织选用2/2斜纹;
(3)织物紧度:本织物作为冬季用的仿毛织物,经向紧度为67.6%,纬向紧度为58.5%,总紧度为86%。
作为优化:坯布规格如下:
坯布幅宽159.6cm,坯布经密393根/10cm,坯布纬密291根/10cm;筘号185齿/10cm,上机筘幅169.6cm,地组织2入,边组织2入,一米经长1.07,织物组织为2/2左斜纹;
经纱为18.5tex涤/粘混纺纱,混纺比为涤纶65%,粘胶35%,颜色为靛兰;地经纱6156根,边纱120根,边纱使用杂边;全幅总经根数6276根;
纬纱有两种,一种是28tex天丝,颜色为枣红;另一种是28tex粘/毛混纺纱,粘胶70%,毛30%,颜色为枣红。按1:1的比例,轮流供纬。
一种根据所述的涤/粘/天丝/毛纤维四合一仿毛织物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络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4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