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墙板窗洞的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2229.8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9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明;黄春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民筑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思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5 | 代理人: | 李敏慧;陈华俊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模 窗框 角模 模具 预制墙板 窗洞 成型工艺 脱模 混凝土 紧固件连接 自动化生产 活动连接 模具安装 模具成型 模具整体 人工操作 施工工艺 整体脱模 制备过程 紧固件 中窗框 脱离 移动 上线 浇筑 成型 生产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墙板窗洞的成型工艺,预制墙板窗洞通过窗框模具成型,窗框模具包括角模和边模,所述角模和边模通过紧固件活动连接,具体步骤如下:(1)模具安装;(2)预制墙板的浇筑成型;(3)窗框模具的脱模:调节调节机构,使其先带动边模向窗框模具内移动,边模与混凝土脱离,进一步调节调节机构,边模带动角模移动使角模与混凝土脱离,边模和角模始终通过紧固件连接成整体;(4)将窗框模具整体下线。本技术方案中在生产制备过程中窗框模具一直为整体结构,整体脱模和装膜、整体上线和下线,不仅脱模和装膜简便,而且其作为一个整体大大简化了施工工艺和模具的管理,减少人工操作,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预制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墙板窗洞的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行业中,带有窗洞的预制墙板的制作方式较为复杂,传统的窗洞模具都是直接对应待成型的窗洞形状的模具,如当窗洞为长方体时,窗洞模具整体即为“口”字框状结构,以此类推。上述构造的窗洞模具存在的问题在于:当窗洞模具放入墙板模具的模腔后,钢筋骨架的铺设及水泥浇筑均在窗洞模具与墙板模具之间的空间内进行。当水泥硬化完成后且需要进行窗洞模具的拆卸时,就需要依靠垂直起吊机来沿铅垂方向而拔出窗洞模具,同时需人工敲击窗模,由于窗洞外观通常具备大量的拐角(又称阴角),人工敲击窗模和直接垂直起吊时因窗洞模具与水泥的拽拉和应力集中作用而造成窗洞拐角破损,最终使得预制墙体的外观产生缺陷。一旦发生上述外观缺陷,就只能通过后期修复工序来进行修复,无形中也就增加了预制墙体的制作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组合式窗模的结构,窗模分为角膜和边模,预制墙板成型后,将边模和角模依次拆除,但脱模过程中其角模仍然不好脱除,且易造成阴角损坏,且窗模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拆卸和组装,不仅增加了施工工序同时不便于模具各构件的管理。
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的预制墙板窗洞的成型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的预制墙板窗洞的成型工艺。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制墙板窗洞的成型工艺,所述预制墙板窗洞通过窗框模具成型,所述窗框模具包括角模和边模,所述角模和边模拼接成组合框,所述角模和边模通过紧固件活动连接,所述预制墙板窗洞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模具安装:将预制墙板的成型模具和窗框模具分别固定在模台的预定位置;
(2)预制墙板的浇筑成型;
(3)窗框模具的脱模:调节调节机构,使其先带动边模向窗框模具内移动,边模与混凝土脱离,边模运动一定距离后与角模存在预定的空间,进一步调节调节机构,边模带动角模移动至一定距离使角模与混凝土脱离,整个过程边模和角模始终通过紧固件连接成整体;
(4)将窗框模具整体下线。
本技术方案中在生产制备过程中窗框模具一直为整体结构,整体脱模和装膜、整体上线和下线,不仅脱模和装膜简便,而且其作为一个整体大大简化了施工工艺和模具的管理,减少人工操作,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1)中将边模、调节件和角模首次装配成窗框模具整体,或将步骤(4)中整体下线的窗框模具整体上线,调节调节机构,使边模和角模退回窗框模具首次安装中的尺寸位置,然后进行人工微调将窗框模具对齐后调节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民筑友有限公司,未经中民筑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22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唇砖自动化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小型可烘干式制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