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的高电导率柔性可穿戴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0152.0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2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国世上;张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马丽娜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纳米线 可穿戴 电极 高电导率 柔性电极 电导率 透明的 可用 制备 聚乙烯吡咯烷酮 可穿戴电子设备 制备方法和应用 聚偏二氟乙烯 生物兼容性 导电材料 光电器件 后期处理 接触电阻 柔性基底 透明薄膜 乙二醇 有效地 成膜 基底 去除 镶嵌 体内 透明度 应用 | ||
1.一种柔性可穿戴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偏二氟乙烯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常温下磁力搅拌,配制成浓度为10~20wt%的PVDF溶液;
(2)采用多元醇法制备银纳米线,然后将银纳米线均匀分散在乙醇中,得到银纳米线分散液;
(3)将银纳米线分散液滴加在亲水性基底上,旋涂,于80~120℃加热至乙醇完全挥发,得到均匀的银纳米线网络结构;
(4)将PVDF溶液涂覆在银纳米线网络结构上,静置,待溶液中气泡消失后,放入80~120℃烘箱中烧结,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表面镶嵌有银纳米线网络结构的聚偏二氟乙烯透明薄膜,即柔性可穿戴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元醇法制备银纳米线的步骤为: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乙二醇中,在50~70℃的水浴锅中磁力搅拌下,滴加氯化铁的乙二醇溶液,滴加完成后将水浴温度升至100~120℃,滴加硝酸银的乙二醇溶液,滴加完成后静置反应15~17h,然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得到的固体用乙醇清洗若干次,得到银纳米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重均分子量为13000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元醇法制备的银纳米线表面裹有聚乙烯吡咯烷酮层,经乙醇多次清洗后,聚乙烯吡咯烷酮层厚度为5~6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底为玻璃或硅片。
6.一种柔性可穿戴电极,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其中,聚偏二氟乙烯透明薄膜的厚度为10~30μm,银纳米线均匀镶嵌在聚偏二氟乙烯透明薄膜表面,直径为80~150nm,长度为50~150μm,银纳米线表面包裹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层的厚度<1nm。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可穿戴电极在可穿戴器件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01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