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9675.3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9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尼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04 | 分类号: | H01L23/04;H01L23/31;H01L23/367;H01L29/861;H01L21/50;H01L21/56 |
代理公司: | 32220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21132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板 圆柱筒壳体 透明壳体 散热片 二极管芯片 引脚 半球形壳体 沉槽 二极管封装结构 伸出 二极管技术 弧形弯折 内核部件 散热效果 透明封胶 浇筑层 嵌合 弯折 封装 浇筑 芯片 保证 | ||
本发明公布一种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属于二极管技术领域。包括二极管芯片;所述二极管芯片上固定有两个引脚,二极管芯片一侧连接有散热片;还包括透明壳体;所述透明壳体包括顶部的半球形壳体、连接在半球形壳体下的圆柱筒壳体,以及连接在圆柱筒壳体下的一对撑板;所述芯片位于圆柱筒壳体中部;两个所述引脚分别贴在两个撑板的内侧;在所述撑板的内侧设有沉槽,在引脚上有一个与撑板沉槽相互嵌合的弧形弯折;在所述透明壳体和圆柱筒壳体中设置有透明封胶浇筑层;所述散热片两端弯折,散热片两端从两个撑板之间伸出。本发明中内核部件通过透明壳体定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散热片伸出保证了散热效果,浇筑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 ,简称二极管,另外,还有早期的真空电子二极管;它是一种具有单向传导电流的电子器件。在半导体二极管内部有一个PN结两个引线端子,这种电子器件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具备单向电流的转导性。一般来讲,晶体二极管是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烧结形成的p-n结界面。在其界面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构成自建电场。当外加电压等于零时,由于p-n结两边载流子的浓度差引起扩散电流和由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这也是常态下的二极管特性。几乎在所有的电子电路中,都要用到半导体二极管,它在许多的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应用也非常广泛。
现有的二极管通常是采用透明封胶一体浇筑而成,这需要在浇筑时,对二极管中的芯片、引脚、散热片组成的内核部件定位,导致机械设备复杂,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二极管芯片;所述二极管芯片上固定有两个引脚,二极管芯片一侧连接有散热片;还包括透明壳体;所述透明壳体包括顶部的半球形壳体、连接在半球形壳体下的圆柱筒壳体,以及连接在圆柱筒壳体下的一对撑板;所述芯片位于圆柱筒壳体中部;两个所述引脚分别贴在两个撑板的内侧;在所述撑板的内侧设有沉槽,在引脚上有一个与撑板沉槽相互嵌合的弧形弯折;在所述透明壳体和圆柱筒壳体中设置有透明封胶浇筑层;所述散热片两端弯折,散热片两端从两个撑板之间伸出。
优选的:所述撑板连接有基座。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开有两条与撑板一一相对的通槽;所述撑板和撑板内侧的引脚一同插接在基座通槽中,引脚紧压在撑板和基座通槽之间。
优选的:所述撑板与撑板通槽之间设置封胶。
一种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预先制作透明壳体,预先将二极管芯片与引脚和散热片连接成内核部件,预先制作基座;
②透明壳体开口朝向,将内核部件放入圆柱筒壳体中,引脚上的弧形弯折嵌合在撑板沉槽中,完成透明壳体与内核部件的固定;
③通过芯片、散热片与圆柱筒壳体之间的间隙,浇筑透明封胶浇筑层,透明封胶浇筑层漫过内核部件;
④透明封胶浇筑层凝固后,将撑板和撑板内侧的引脚一同插接在基座通槽中,引脚紧压在撑板和基座通槽之间;
⑤通过在撑板与基座通槽之间浇筑封胶,实现撑板与基座的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内核部件通过透明壳体定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散热片伸出保证了散热效果,浇筑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尼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尼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9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