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名制网络身份生成和保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2228.5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7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硕;张萌;蔡子凡;刘瑞鹏;贾东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马东伟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名制 网络 身份 生成 保护 方法 | ||
1.一种实名制网络身份生成和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与用户二代身份证对应的唯一身份证号和卡体标识;用户的二代身份证挂失或到期后,所述卡体标识失效;用户的二代身份证补办后,所述卡体标识改变;
将所述身份证号和卡体标识分别转换为虚拟形式的身份标识和卡体标识;
将所述用户的网络应用用户名与该用户的所述虚拟形式的身份标识和卡体标识进行加密映射,获得所述用户的网络身份标识;在多个互联网应用中,同一用户使用相同的网络应用用户名生成通用网络身份标识,登录任一互联网应用后通过通用网络身份标识进行所述互联网应用操作;或者,使用不同的网络应用用户名生成对应的个性化网络身份标识,登录任一互联网应用后通过所述对应的个性化网络身份标识进行所述互联网应用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名制网络身份生成和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录入网络应用用户名,登录互联网应用;
验证与所述网络应用用户名对应的身份证号和卡体标识;
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对使用所述互联网应用中所产生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用户公民身份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名制网络身份生成和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与用户二代身份证对应的唯一身份证号和卡体标识之前还包括验证用户身份步骤;
所述验证用户身份步骤采用指纹识别、人像识别、视网膜识别、声音识别、PIN码验证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名制网络身份生成和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支持14443-TypeB协议的读卡器或NFC设备进行读取与用户二代身份证对应的身份证号和卡体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名制网络身份生成和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用户的网络身份标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用户的网络应用用户名转换成字符串;
采用SM3密码杂凑算法对所述字符串和该用户的所述虚拟形式的身份标识和卡体标识进行加密映射,获得所述用户的网络身份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名制网络身份生成和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使用互联网应用中所产生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用户公民身份信息进行加密保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互联网应用中产生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用户公民身份信息分别转换成字符串;
采用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和SM4分组密码算法中的至少一种对所有所述字符串进行加密保护。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实名制网络身份生成和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公民身份信息包括公民身份信息和证卡信息;
所述公民身份信息包括公民姓名、身份证号、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有效日期;
所述证卡信息包括卡体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2、6之一所述的实名制网络身份生成和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用户的网络身份标识不同,每一网络身份标识只对应唯一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22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