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控制玻璃熔炼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60555.7 | 申请日: | 2018-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6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慧峰;祖成奎;刘永华;赵华;韩滨;王衍行;王琪;曹亚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5/235 | 分类号: | C03B5/235;C03B5/16;C03B5/185;C03B19/02;C03B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控制 玻璃 熔炼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压力控制玻璃熔炼装置及方法,其压力控制玻璃熔炼装置包括封闭式炉体,所述炉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加料部分、熔化部分和出料部分;其中,熔化部分通过感应加热方式加热。本发明炉体为密封结构,可实现10‑3‑0.3MPa的炉内熔炼压力控制,方便地实现真空负压、气体正压,或通过不同性质气体形成氧化、还原、惰性等气氛;保证了炉内压力、气氛的一致性,不受外部空气、水分等杂质影响;同时便于玻璃各原料熔炼过程中的组分控制,有利于玻璃的组成和性能一致性,产品质量的批次稳定性好,有利于产品的批量化应用。水冷金属炉体无粉尘污染,炉壁接近室温,有效防止氧化、还原气氛侵蚀而污染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力控制玻璃熔炼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特殊光、电、机械性能的新型特种玻璃材料发展迅速,如激光玻璃、红外玻璃、磁光玻璃、半导体玻璃等,在军工、航空航天、光通讯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
特殊性能往往意味着特殊的材料组成、特殊的制备技术和特殊的设备。为实现或改善某些特种性能,特种玻璃的熔炼一般必须在特殊的熔制气氛、压力下进行。如锗酸盐、铝酸盐系统透红外玻璃必须在干燥无水环境下熔制,以消除结构中的水分(羟基OH-)造成的红外吸收,提高红外透过性能;某些稀土掺杂发光玻璃必须控制氧化还原气氛,保证稀土离子处于发光效率最高的价态;硫属化物、氟化物等玻璃含有易挥发组分,常压熔炼挥发大极易导致玻璃组成难以控制。
为提高或获得高性能玻璃材料,国内外研发人员针对性地开展了很多玻璃气氛、压力熔炼研发工作。现有技术主要在惰性气氛、真空负压、正压等环境下特种玻璃的熔炼,满足了特定品种玻璃的制备需要。但是上述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相关装置及技术不具有普适性,大多只是在传统设备技术的局部改良,只能实现一种气氛或压力条件,不能实现多个压力/气氛变化,不能满足不同品种特种玻璃的熔炼要求。另外,目前大多数特种玻璃的熔制依然采用耐火材料保温、电阻加热的熔炼方式,熔炼效率低,且高温及特种气氛下的侵蚀极易对玻璃造成污染,不利于高性能玻璃的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压力控制玻璃熔炼装置及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实现多个压力/气氛变化,满足不同品种特种玻璃的熔炼要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压力控制玻璃熔炼装置,其包括封闭式炉体,所述炉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加料部分、熔化部分和出料部分;
其中,熔化部分通过感应加热方式加热。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压力控制玻璃熔炼装置,其中所述的加料部分包括上炉盖、加料仓、观察窗和隔热屏;
所述的熔化部分包括中频线圈、保温层、坩埚套和坩埚;
所述的出料部分包括出料管、保温筒、高频线圈、成型模具及出料口。
优选的,前述的压力控制玻璃熔炼装置,其中所述的上炉盖采用耐热不锈钢材料,内部设有冷却循环水;
所述的加料仓位于所述上炉盖的上部,与炉体相通;
所述的上炉盖上设有观察窗;
所述的隔热屏与上炉盖通过旋转轴连接。
优选的,前述的压力控制玻璃熔炼装置,其中所述的中频线圈位于熔化部分的内壁上,为空心铜管盘绕而成,外接中频感应电源控制系统,管内通冷却循环水;
所述的保温层在所述的中频线圈内部,形成保温空间;
所述的坩埚套位于隔热屏下方,位于所述的保温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0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