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重叠注塑易碎中空制品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9395.4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3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督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益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06 | 分类号: | B29C49/06;B29C49/28;B29C49/58;B29C49/78;B29C49/42;B29L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重叠 注塑 易碎 中空 制品 设备 | ||
1.一种用于重叠注塑易碎中空制品的设备,其结构包括:堆垛机械手 (1)、加工托台(2)、针筒注塑器(3)、气管罩盖(4)、集气阀(5)、工控主板(6)、配电箱(7)、空压泵体(8)、电机槽座(9)、承重基座(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筒注塑器(3)通过气管罩盖(4)与集气阀(5)机械连接,所述集气阀(5)插嵌在气管罩盖(4)的轴心上并且相互贯通,所述工控主板(6)插嵌在配电箱(7)的左侧,所述配电箱(7)通过导线与空压泵体(8)电连接,所述空压泵体(8)通过气管分别与气管罩盖(4)、集气阀(5)相互贯通,所述配电箱(7)纵向紧贴于空压泵体(8)的前侧,所述空压泵体(8)安装于电机槽座(9)的右上角,所述电机槽座(9)的底面紧贴于承重基座(10)的顶面上,所述堆垛机械手(1)插嵌在电机槽座(9)的左侧,所述加工托台(2)焊接在电机槽座(9)的左上角,所述堆垛机械手(1)通过加工托台(2)与电机槽座(9)机械连接;
所述针筒注塑器(3)设有气压缸组(31)、提升装置(32)、棘轮机构(33)、曳引装置(34)、减速机构(35)、轴杆装置(36)、撞击机构(37)、针筒装置(38);
所述气压缸组(31)通过提升装置(32)与棘轮机构(33)机械连接,所述气压缸组(31)与棘轮机构(33)分别安设在提升装置(32)的上下两侧,所述撞击机构(37)与针筒装置(38)活动连接,所述轴杆装置(36)与撞击机构(37)机械连接,所述撞击机构(37)嵌套于轴杆装置(36)的底部,所述撞击机构(37)与棘轮机构(33)分别安设在针筒装置(38)的左右两侧,所述提升装置(32)与轴杆装置(36)之间设有曳引装置(34),所述气压缸组(31)通过曳引装置(34)与减速机构(35)机械连接,所述减速机构(35)安装于轴杆装置(36)的顶部,所述棘轮机构(33)、曳引装置(34)、减速机构(35)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气压缸组(31)安装于曳引装置(34)的右上角,所述气压缸组(31)通过气管罩盖(4)与集气阀(5)机械连接;
所述气压缸组(31)由夹轮架(311)、三通缸(312)、弹簧柱块(313)、折叠推架(314)、Y型吊架(315)、连杆座(316)、压杆(317)、三槽缸(318)组成,所述夹轮架(311)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装于三通缸(312)的左右两侧,所述折叠推架(314)插嵌在三通缸(312)的顶部,所述折叠推架(314)通过三通缸(312)与弹簧柱块(313)机械连接,所述弹簧柱块(313)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三槽缸(318)的左右上角,所述三通缸(312)通过Y型吊架(315)与三槽缸(318)扣合在一起,所述连杆座(316)安装于三槽缸(318)的内部,所述压杆(317)插嵌在三槽缸(318)的轴心下,所述连杆座(316)的底部与压杆(317)的顶部扣合在一起,所述折叠推架(314)与连杆座(316)分别安设在Y型吊架(315)的上下两侧,所述三通缸(312)通过曳引装置(34)与轴杆装置(36)机械连接;
所述提升装置(32)由弧形转杆(321)、滑轮架(322)、三段杆(323)、横板(324)、提拉杆(325)、隔架(326)组成,所述弧形转杆(321)的内槽面紧贴于滑轮架(322)的底面下,所述滑轮架(322)嵌套于横板(324)的顶端上,所述三段杆(323)安装于弧形转杆(321)的右侧,所述弧形转杆(321)通过提拉杆(325)与隔架(326)机械连接,所述弧形转杆(321)与三段杆(323)活动连接,所述提拉杆(325)与隔架(326)为一体结构,所述横板(324)与提拉杆(325)相互垂直,所述隔架(326)的右面紧贴于提拉杆(325)的左下角,所述弧形转杆(321)与滑轮架(322)活动连接,所述弧形转杆(321)、滑轮架(322)、三段杆(323)、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提拉杆(325)的底端与棘轮机构(33)活动连接;
所述棘轮机构(33)由定滑轮(331)、棘轮盘(332)、齿轴杆(333)、齿块(334)、球缸(335)、联动杆(336)、滑轨(337)组成,所述定滑轮(331)通过钢丝与棘轮盘(332)机械连接,所述齿轴杆(333)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装于棘轮盘(332)的上下两侧,所述定滑轮(331)安设在棘轮盘(332)的左上角,所述棘轮盘(332)与齿轴杆(333)相啮合,所述滑轨(337)纵向贯穿齿块(334)的内部,所述联动杆(336)插嵌在球缸(335)的左上角,所述齿块(334)通过联动杆(336)与球缸(335)机械连接,所述棘轮盘(332)与齿块(334)相啮合,所述球缸(335)安设在针筒装置(38)的右上角;
所述曳引装置(34)由风轮(341)、齿槽轮(342)、斜齿轮杆(343)、纠偏夹架(344)、双轮杆(345)、扇盘(346)、曳引杆(347)、T字拉架(348)、绕线轮(349)组成,所述风轮(341)通过钢丝与齿槽轮(342)的轴心机械连接,所述齿槽轮(342)与斜齿轮杆(343)的右端相啮合,所述斜齿轮杆(343)与双轮杆(345)相互平行并且之间设有纠偏夹架(344),所述扇盘(346)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双轮杆(345)的左右两端,所述扇盘(346)通过曳引杆(347)与绕线轮(349)机械连接,所述扇盘(346)与绕线轮(349)安装于曳引杆(347)的上下两端,所述曳引杆(347)与T字拉架(348)活动连接,所述扇盘(346)与撞击机构(37)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所述减速机构(35)由轴承座(351)、吊轮架(352)、反绳轮(353)、弹簧隔板(354)、条板(355)、橡胶带(356)、长轴杆(357)组成,所述轴承座(351)嵌套于长轴杆(357)的右端并且轴心共线,所述长轴杆(357)与橡胶带(356)活动连接,所述弹簧隔板(354)的右面紧贴于反绳轮(353)的左侧,所述吊轮架(352)安装于反绳轮(353)的顶部,所述长轴杆(357)通过橡胶带(356)与反绳轮(353)机械连接,所述条板(355)的右端紧贴于反绳轮(353)的底部,所述吊轮架(352)、弹簧隔板(354)、条板(355)嵌套成一体,所述长轴杆(357)安设在反绳轮(353)的底部,所述长轴杆(357)与轴杆装置(36)活动连接;
所述轴杆装置(36)由弓字横杆(361)、转杆(362)、皮带(363)、锥齿轮(364)、双扣杆(365)、弹簧槽(366)、顶杆(367)组成,所述弓字横杆(361)的凹槽与转杆(362)的顶部扣合在一起,所述锥齿轮(364)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分别焊接在转杆 (362)的上下两端和左端,所述转杆(362)通过双扣杆(365)与皮带(363)扣合在一起,所述弹簧槽(366)嵌套于顶杆(367)的左端,所述双扣杆(365)安装于弹簧槽(366)的顶部,所述弓字横杆(361)与双扣杆(365)相互垂直,所述弹簧槽(366)与顶杆(367)机械连接,所述转杆(362)通过皮带(363)与长轴杆(357)活动连接,所述转杆(362)通过曳引装置(34)与三通缸(312)机械连接;
所述撞击机构(37)由柱筒(371)、撞杆(372)、辊轮(373)、V字架(374)、牵拉杆(375)、传送带(376)组成,所述柱筒(371)的底部与撞杆(372)的右端扣合在一起,所述辊轮(373)嵌套于V字架(374)的顶端上,所述V字架(374)的底端与传送带(376)的顶面活动连接,所述V字架(374)通过撞杆(372)与柱筒(371)机械连接,所述牵拉杆(375)的左端插嵌在传送带(376)的右侧,所述牵拉杆(375)的顶端与撞杆(372)中段扣合在一起,所述柱筒(371)安装于辊轮(373)的右侧,所述撞杆(372)、辊轮(373)、V字架(374)、牵拉杆(375)、传送带(376)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撞杆(372)与传送带(376)相互平行,所述柱筒(371)与针筒装置(38)的开关活动连接;
所述针筒装置(38)由开关座(381)、双环杆(382)、方板(383)、丝杆(384)、夹爪(385)、工字撞针(386)、套筒(387)、限位架(388)组成,所述双环杆(382)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呈四十五度角倾斜安装于开关座(381)的左右下角,所述开关座(381)嵌套于丝杆(384)的顶部上,所述丝杆(384)插嵌在套筒(387)的顶部,所述夹爪(385)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紧贴于套筒(387)的左右两侧,所述、丝杆(384)通过套筒(387)与工字撞针(386)机械连接,所述限位架(388)安装于套筒(387)的右下角,所述夹爪(385)的底端紧贴于限位架(388)的左上角,所述开关座(381)与柱筒(371)活动连接,所述开关座(381)安装于球缸(335)的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益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益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93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瓶的吹瓶工艺
- 下一篇:一种二步法注塑吹塑工艺中产品口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