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立水稻悬浮细胞系的方法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51748.6 | 申请日: | 2018-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龙起樟;万建林;黄永兰;唐秀英;王会民;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龙涛 |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悬浮细胞系 培养基 继代培养 小颗粒 培养液 接种 水稻胚性愈伤组织 胚性愈伤组织 悬浮细胞培养 无性系变异 新鲜培养基 悬浮细胞系 悬浮培养 振荡培养 制备工艺 大颗粒 培养物 细胞团 悬浮液 继代 胚性 摇床 愈伤 中继 澄清 转入 进程 | ||
1.一种建立水稻悬浮细胞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接种用胚性愈伤组织的获得;
(2)将获得的水稻胚性愈伤组织接种于培养基中,在摇床中振荡培养;
(3)将培养物中的大颗粒愈伤筛除,收集悬浮液,离心,收集沉淀物;
(4)添加新鲜培养基,将收集的沉淀物悬浮培养,悬浮培养过程中间隔不断添加新鲜培养基,继代培养多次后,直至培养基底部小颗粒细胞团大量产生,同时培养液变得较澄清;
(5)吸取培养液中的小颗粒进行继代培养,添加培养基,继续悬浮培养,继代2次后,转入不同培养基中继代,吸取其中小颗粒继代培养数次,即获得水稻悬浮细胞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水稻悬浮细胞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以Kasalath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水稻悬浮细胞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具体操作为:将3-5g水稻胚性愈伤组织接种于30ml培养基中,25-30℃条件下,以80-110转每分钟的转速在摇床中振荡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水稻悬浮细胞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培养基为NBL液体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水稻悬浮细胞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物在悬浮培养后培养液变得浑浊时,过40目细胞筛筛除大颗粒愈伤,收集悬浮液,离心5分钟,收集沉淀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水稻悬浮细胞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具体操作包括:
(41)保留部分旧培养基,添加相同成分新鲜培养基,将步骤(3)中收集的沉淀物悬浮,悬浮培养条件和温度与步骤(2)相同,继代培养4次后,当培养液底部出现较多愈伤时,进行下一步操作;
(42)无需离心直接移除部分旧培养液,加入等体积新鲜培养液,培养条件不变,继续悬浮培养,相同方法继代2次,直至培养基底部小颗粒细胞团(直径1mm以下)大量产生,同时培养液变得较澄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立水稻悬浮细胞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1)中继代时需要1000rpm离心5min收集悬浮物,并保留旧培养基10ml,添加相同成分新鲜培养基20m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立水稻悬浮细胞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2)中移除20ml旧培养基,加入等体积相同成分新鲜培养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水稻悬浮细胞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用巴氏吸管吸取其中小颗粒(直径1mm以下)进行继代培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水稻悬浮细胞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按照旧培养基:新培养基比例为1:2添加新鲜培养基,每次吸取其中小颗粒继代(直径1mm以下),在继代培养40天左右,多数细胞团直径在0.5mm以下时即获得水稻悬浮细胞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未经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17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