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5225.0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4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明;徐雷;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Q10/06;G06Q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罗瑞芝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边缘 计算 数据 调度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处理智能工业互联网的优化调度请求,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工业互联网的多个优化调度请求,其中,每一所述优化调度请求中包括服务请求以及评价指标;
对所述多个优化调度请求中的评价指标进行深度优化和评价分析,得到优化后的评价指标;
根据所述优化后的评价指标,调度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数据并返回给智能工业互联网的用户设备端;
其中,所述对多个优化调度请求中的评价指标进行深度优化和评价分析,得到优化后的评价指标,具体包括:
步骤S1,设置迭代初始参数和最大迭代次数;
步骤S2,将多个优化调度请求中的评价指标输入到决策卷积无监督学习模型中,得到优化分析结果;
步骤S3,判断步骤S2中生成的优化分析结果是否满足评价条件,如果满足,转到步骤S5,作为所述优化后的评价指标输出,如果不满足,进入到步骤S4;
步骤S4,将所述迭代次数加1,并判断当前迭代次数是否超过所述最大迭代次数,如果没有超过,返回步骤S2,如果超过,进入步骤S5;
步骤S5,输出优化后的评价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边缘计算的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智能工业互联网的多个优化调度请求,具体包括:
通过定期被询问机制获取所述智能工业互联网的多个优化调度请求;和/或,
获取每隔预置时间主动上报的所述智能工业互联网的多个优化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边缘计算的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调度请求中的评价指标包括:时延和流量成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边缘计算的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评价条件包括联合麟德伯格评价函数,具体如下:
所述步骤S2中的决策卷积无监督学习模型包括决策卷积神经网络奖惩无监督优化函数,具体如下:
其中,式(1-1)至式(1-5)中的k表示第k次迭代,d表示所述最大迭代次数,且k=1,2,……,d;
式(1-2)、(1-3)和(1-4)中的Mijtk包含两方面的信息向量,其中:
表示当前第k次时延;
表示当前第k次流量成本;
LminG表示历史最小时延;
CminG表示历史最小流量成本;
表示当前第k次信息向量;
MminG表示历史最小信息向量;
MminK表示当前第k次最小信息向量;
表示第k+1次信息向量;
表示第k+1次奖励无监督学习因子;
表示第k+1次惩罚因子;
表示当前第k次平均时延;
表示当前第k次平均流量成本。
5.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数据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处理智能工业互联网的优化调度请求,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智能工业互联网的多个优化调度请求,其中,每一所述优化调度请求中包括服务请求以及评价指标;
优化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优化调度请求中的评价指标进行深度优化和评价分析,得到优化后的评价指标;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优化后的评价指标,调度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数据并返回给智能工业互联网的用户设备端;
其中,所述优化分析模块用于对多个优化调度请求中的评价指标进行深度优化和评价分析,得到优化后的评价指标,具体包括:
参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迭代初始参数和最大迭代次数;
深度学习单元,用于将多个优化调度请求中的评价指标输入到决策卷积无监督学习模型中,得到优化分析结果;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优化分析结果是否满足评价条件;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优化后的评价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52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