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动车顶板用复合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42543.1 | 申请日: | 201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6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至;王平;王经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32B15/20 | 分类号: | B32B15/20;B32B15/04;B32B15/088;B32B15/098;B32B27/34;B32B27/42;B32B27/06;B32B5/18;B32B33/00;B32B17/02;B32B17/06;B32B17/10;B32B9/00;B32B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车 顶板 复合材料 | ||
1.一种高铁动车顶板用复合材料,包括外铝板(1)、增强复合材料(2)、内铝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复合材料(2)设于外铝板(1)和内铝板(3)之间,所述增强复合材料(2)包括表面增强材料(21)和芯材(22),所述表面增强材料(21)包括隔音阻燃层(211)、预浸料层(212)、耐冲击层(213)、强度层(214)以及刚性结构层(215),所述芯材(22)为蜂窝芯材;
所述隔音阻燃层(211)通过微层共挤出技术制备而成,所述隔音阻燃层(211)的阻燃材料包裹于隔音材料的外部,所述隔音材料通过发泡层和未发泡层交替排列而成,所述隔音阻燃层(211)的厚度为1.5~5mm;
所述预浸料层(212)为玻璃纤维树脂预浸料层;
所述强度层(214)通过向聚丙烯树脂中添加碳纳米纤维插层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制备而成,其中石墨烯与碳纳米纤维比例在1:3,所述强度层(214)中的聚丙烯树脂含量为30~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顶板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铝板(1)和内铝板(3)表面都通过喷漆或者喷塑进行处理,可以全面防止铝板腐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顶板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铝板(1)和内铝板(3)所用型材为5A06-O或5083-H111,所述外铝板(1)的厚度为2.0~2.5mm,所述内铝板(3)的厚度为1.5~2.0mm,所述外铝板(1)和内铝板(3)均通过加工硬化处理,提高铝板的抗拉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顶板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冲击层(213)为聚乙烯泡沫基体树脂增强碳纳米纤维混杂芳纶纤维混杂构成,其中选用空心玻璃微球为发泡材料,所述耐冲击层(213)中的聚乙烯泡沫基体树脂含量为28~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顶板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结构层(215)通过向不饱和聚酯树脂基体中添加高模量的碳纤维缎纹织物增强结构制备而成,所述刚性结构层(215)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含量为45~4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顶板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22)为芳纶蜂窝芯材、Nomex酚醛蜂窝芯材或者铝蜂窝芯材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25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PTC电路保护元件
- 下一篇:一种蜂窝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