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冲击高速公路屏障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1672.9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5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王翔;张华;许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E01F9/40;E01F9/615;C08L71/12;C08L51/00;C08K13/06;C08K7/14;C08K3/34;C08J5/04;C08J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房云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层 噪音来源 耐冲击 高速公路 有机玻璃 表面凹凸结构 屏障 高分子材料 隔音膜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冲击高速公路屏障,属于高速公路领域,包括有:本体,其由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的本体包括有面向噪音来源的第一外层、背向噪音来源的第二外层以及位于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之间的内层,所述的第一外层为表面凹凸结构,所述的第二外层为有机玻璃,所述的第一外层和内层以及第二外层和内层之间均设有PE隔音膜;骨架,其用于对本体进行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屏障领域。
背景技术
声屏障,主要用于公路、高速公路、高架复合道路和其它噪声源的隔声降噪。分为纯隔声的反射型声屏障,和吸声与隔声相结合的复合型声屏障,后者是更为有效的隔声方法。指的是为减轻行车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而设置在铁路和公路侧旁的墙式构造物。隔音墙也称为声屏障。在声源和接收者之间插入一个设施,使声波传播有一个显著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这样的设施就称为声屏障。分为交通隔音屏障、设备噪音衰减隔音屏障、工业厂界隔音屏障、公路和高速公路上是使用各类型声屏障最多的地方。
室外的声屏障一般采用砖或混凝土结构,室内的声屏障引用钢板、木板、,PMMA/POLYCARBONATE SHEET塑料扳、石膏板和泡沫铝等结构。声屏障主要由钢结构立柱和吸隔声屏板两部分组成,立柱是声屏障的主要受力构件,它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道路防撞墙或轨道边的预埋钢板上;吸隔声板是主要的隔声吸声构件,它通过高强弹簧卡子将其固定在H型立柱槽内,形成声屏障。声屏障的设计已较为充分地考虑了高架高速道路、城市轻轨、地铁的风载、交通车辆的撞击安全和全天候的露天防腐问题。它外形美观大方,制作精致,运输、安装方便,造价低,使用寿命长,特别适用于高架高速道路和城市轻轨、地铁的防噪声使用,是现代化城市最理想的隔声降噪设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耐冲击高速公路屏障,包括有:
本体,其由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的本体包括有面向噪音来源的第一外层、背向噪音来源的第二外层以及位于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之间的内层,所述的第一外层为表面凹凸结构,所述的第二外层为有机玻璃,所述的第一外层和内层以及第二外层和内层之间均设有PE隔音膜;
骨架,其用于对本体进行支撑。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外层设有发光材料,所述的发光材料为光致发光材料。
作为改进,所述的光致发光材料为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
作为改进,所述的发光材料为聚苯、聚三苯基胺聚咔唑、聚吡咯,聚卟啉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改进,所述的本体为玻璃纤维增强聚苯醚耐冲击材料,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纳米碳化硅和偶联剂混合,将纳米碳化硅加入到偶联反应罐中,打开搅拌装置,搅拌使纳米碳化硅旋转,将硅烷偶联剂乙醚按照1:1配置成溶液后,直接喷洒在无机纳米粒子中,控制搅拌装置的旋转速度为3000转/分钟-4000转/分钟,使得混合物的温度达到120摄氏度,反应10-20分钟后,在100-150℃下烘干10-30分钟制得偶联改性过的纳米碳化硅;
步骤一、按照重量份,将聚苯醚树脂基体100份、玻璃纤维10-30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份、抗老化剂0.1%-0.5%、改性过的纳米碳化硅5-10份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其中玻璃纤维长度为10-50mm。
步骤二、通过模压成型方式制得制品。
作为改进,所述的偶联剂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所述的钛酸酯偶联剂包括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1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