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标签超网络的云用户行为认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40708.1 | 申请日: | 201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0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水;郑瑞娟;吴庆涛;张明川;朱军龙;杜娟;王鑫露;陈亚明;张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王学鹏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行为 标签 细粒度 分类 网络 仿真实验结果 数据库训练 恶意用户 信息安全 异常检测 正常行为 正常用户 可信性 网络权 准确率 替换 更新 成功 | ||
1.一种基于多标签超网络的云用户行为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认定方法将用户的正常行为数据库训练成一个超网络模型,并把当前用户的实时行为作为实例加入到超网络模型中进行分类,如果一次分类成功找到标签,则认定为正常用户,若没找到标签,则更新超网络模型的超边权重,并替换超网络模型的超边,二次进行标签寻找,若找到标签,则认定为风险型用户,反之则认定为恶意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标签超网络的云用户行为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户的正常行为数据库训练成一个超网络模型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用户的正常行为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特征选择并获得训练数据实例x,将获得的训练数据实例x进行构造以形成训练集;
步骤S2,对多标签超网络进行定义:H=(V,E,W),其中V表示对应于数据特征的顶点集合,E表示一组超边,W=[w1,w2,...,w|E|]T表示一个实数矩阵,其中每一行代表一个特定超边的权重向量,在多标签超网络中,每个超边ei由三部分组成:顶点集标签向量yi=[yi1,yi2,...,yic]和权重向量wi=[wi1,wi2,...,wic],vi和yi是从训练数据实例x生成的,wi是从训练数据中获得的参数;每个训练数据实例x通过超边和超边权重向量wi与标签yi相关联起来,以形成超网络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标签超网络的云用户行为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训练集的形成过程如下:
步骤S11:定义Dis来对用户的正常行为数据库中的数据特征的重要性进行度量,以评估各个特征向量的辨别能力,其中,Dp是一个特征向量与它最邻近的不同类特征向量之间的平均距离,Dq是一个特征向量与它最远的同类特征向量之间的平均距离,用行为实例S作为训练集,计算Dp和Dq,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j≠k且class(Vj)≠class(Vk);
其中j≠k且class(Vj)=class(Vk);
dis(Vj,Vk)用于表示两个近似特征向量Vj和Vk之间距离的任何度量;
步骤S12,采用Czekanowski距离来评估两个特征向量的不相似性,评估公式如下:
其中,d代表特征维度,其值在[0,1]范围内有界,从而得出训练集,训练集大小为N,N={(x1,y1),...,(xi,yi),...,(xN,yN)},对于第i个样本,xi=[xi1,xi2,...,xiN]T∈RD是D维特征向量,yi=[yi1,yi2,...,yiC]T∈{1,0}C代表C维二进制标签向量,1代表相关,0代表无关,使用以下两个矩阵来描述训练集:
X=[x1,...,xi,...,xN]T=[x(1),...,x(k),...,x(D)],
Y=[y1,...,yi,...,yN]T=[y(1),...,y(l),...,y(C)],
x(k)代表第k个特征向量,y(l)代表第l个二进制标签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07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车评价系统
- 下一篇:监控商品状态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