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主3D挖掘施工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39038.1 | 申请日: | 201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云;王恩志;张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F3/43 | 分类号: | E02F3/43;E02F9/20;E02F9/2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挖掘 施工 机器人 | ||
1.一种自主3D挖掘施工机器人,包括挖掘机、挖掘机载自主测控装置、远程调度管理装置和卫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挖掘机载自主测控装置包括卫星定位接收机组(6)、通讯收发天线(4)、摄像机对(5)、动臂升降传感器(7)、斗杆位置传感器(8)、铲斗位姿传感器(9)、防撞雷达(1)、回转传感器(2)、集成控制器(3)、发动机调速驱动器和行驶电磁驱动器;
所述远程调度管理装置包括远端收发天线(11)、调度管理服务器(10)以及远程监控摄像机;
所述卫星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导航卫星(13)、数传电台以及固定的定位基准站(12);
所述集成控制器(3)包括机载计算机(3.1)、CAN总线(3.2)、行驶回转控制器(3.3)、动臂控制器(3.4)、斗杆控制器(3.5)、铲斗控制器(3.6)、机器视觉计算机(3.7)、发动机控制器以及故障诊断控制器;
其中,所述机载计算机(3.1)、通讯收发天线(4)、远端收发天线(11)以及调度管理服务器(10)构成全双工模式的场地无线通讯局域网络,用于调度管理服务器(10)与各个挖掘机之间命令与状态信息的传送;
所述机载计算机(3.1)和行驶回转控制器(3.3)、动臂控制器(3.4)、斗杆控制器(3.5)、铲斗控制器(3.6)、机器视觉计算机(3.7)、发动机控制器以及故障诊断控制器构成机载CAN总线控制器网络,用于挖掘机自主行驶与作业;
所述卫星定位接收机组(6)、定位导航卫星(13)、定位基准站(12)以及调度管理服务器(10)构成卫星定位网络,用于获取挖掘机当前位姿;
所述卫星定位接收机组(6)接收定位导航卫星(13)的信号以及定位基准站(12)传递的相位信号,通过RTK模式实现高精度定位;
所述机载计算机(3.1)结合工程建设进度和调度管理服务器(10)发送的作业场地的3D数字模型,适时生成施工作业面数字地图,并基于作业面数字地图自主规划作业区域;
所述摄像机对(5)安装于固定基线位置,与机器视觉计算机(3.7)构成机器视觉系统,立体视觉测量环境信息,确定作业场地状况,并与3D数字模型融合,形成AR增强现实能力,自主确定作业目标与行驶方向,制定导航路线;
所述机载计算机(3.1)根据作业区域、任务要求以及基于AR增强现实视觉测量确定的作业目标,自主规划作业区域内行驶路径、遍历模式;
所述机载计算机(3.1)根据定位信息与机器视觉测量的环境信息,以及作业3D数字模型要求,具有AR增强现实能力,即自主评估挖掘作业质量,自主决策重新挖掘作业范围,以及所需工作量;
多台所述自主3D挖掘施工机器人互联所述场地无线通讯局域网络、机载CAN总线控制器网络以及卫星定位网络构成挖掘机器人机群,协同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主3D挖掘施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计算机(3.1)接收卫星定位接收机组(6)的位置信息,并利用该位置信息计算挖掘机姿态信息;依据导航路线和位姿信息,生成行驶回转控制器(3.3)、动臂控制器(3.4)、斗杆控制器(3.5)与铲斗控制器(3.6)的控制命令,并根据反馈信息实现闭环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主3D挖掘施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采用三角形测量法计算挖掘机器人姿态信息,具体过程是:在至少三个不共线测点位置安装卫星定位接收装置,实时测出测点位置与高程;然后分别计算两两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与高差,即可确定出自主3D挖掘施工机器人的位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90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止漏料的铲斗
- 下一篇:一种河道泥沙耙吸船的高效吸泥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