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雷达系统时序同步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5617.9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2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黄跃飞;魏加华;翁燕章;李铁键;王光谦;裘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5 | 分类号: | G01S13/95;G01S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雷达 系统 时序 同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雷达系统时序同步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雷达系统进行初始化后进行机械扫描;在机械扫描时输出第一触发脉冲信号;检测第一触发脉冲信号中的一个上升沿,则通过天线向外部发射M个脉冲周期的信号和接收M个脉冲周期的信号;将接收的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形成采样的样本;根据信号生成第二触发脉冲信号;根据第二触发脉冲信号对样本进行数据采样以及保存;在进行机械扫描结束后停止数据采样。本发明实现了可以实现非均匀的参差的脉冲重复周期信号发射接收和采样时的时序同步;为雷达提供高精度的同步信号,实现雷达系统的时序控制同,提高回波信噪比,从而提升探测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雷达系统时序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云雨测量雷达是利用云、雨等散射体目标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来探测大气中的降水或云中水滴的浓度、分布、位置和强度;还可利用多普勒原理得到云雨测量雷达信号有效照射体积内降水粒子平均径向运动速度和速度谱宽估计值,从而可进一步反演出大气风场、气流垂直速度的分布以及湍流状况等,实现对龙卷风气旋、恶劣性风暴环流、强降雪、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预警,在农业、交通、大气物理研究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云雨测量雷达通常是安装在机械转台上,随着转台转动有规律地进行信号发射、接收和采样存储等过程。在信号发射、接收和采样存储过程中需要稳定的时序控制同步方法,保证云雨测量雷达的扫描伺服模块、雷达收发前端模块、数据采样与存储模块之间的时序控制同步,否则,云雨测量雷达的系统时序紊乱导致无法完成信号发射、接收和采样存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需要保证时序控制同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雷达系统时序同步的方法及装置,为雷达提供高精度的同步信号,实现雷达系统的时序控制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雷达系统时序同步的方法,包括:
对雷达系统进行初始化参数设置后,雷达系统进行机械扫描;
在雷达系统进行机械扫描时,输出第一触发脉冲信号;
每检测所述第一触发脉冲信号中的一个上升沿,则通过天线向外部发射M个脉冲周期的信号和接收M个脉冲周期的信号;
将接收的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形成采样的样本;
根据M个脉冲周期的信号生成第二触发脉冲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触发脉冲信号对所述样本进行数据采样以及对采样数据进行保存;
在雷达系统进行机械扫描结束后,停止对所述样本进行数据采样。
进一步的,所述对雷达系统进行初始化参数设置后雷达系统进行机械扫描的步骤,包括:
设置雷达系统在进行机械扫描时需要的参数,包括:扫描方式、扫描参数、扫描速度和触发角度间隔;
设置雷达系统在进行信号发射和信号接收时需要的参数,包括:
参差脉组数、脉组内脉冲数、脉冲重复周期、短脉宽发射信号的脉宽、长脉宽发射信号的脉宽,长短脉宽发射信号间隔、信号带宽和波形编码形式;
设置雷达系统在进行数据采样与存储时需要的参数,包括:
采样频率、短采样点数L1和长采样点数L2,且L1<L2;
其中,按照所设置的扫描方式驱动雷达系统进行机械扫描。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M个脉冲周期的信号生成第二触发脉冲信号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56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