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煮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5060.9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4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中须慧;塚原知里;大矢弘;山地宏和;冈本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36/24;A47J3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煮饭 | ||
提供煮饭器,该煮饭器能够对煮饭动作进行高精度地控制,提升被煮物的味道。煮饭器(1)具有:锅(5),其收纳被煮物;加热部(11),其对所述锅(5)进行加热;压力调整部(13),其具有从所述锅(5)内释放气体的压力阀(4a),该压力调整部(13)通过调整所述压力阀(4a)的开闭状态来调整所述锅(5)内的压力;压力检测部(22),其检测所述锅(13)内的所述压力;及控制部(20),其对所述加热部(11)和所述压力调整部(22)进行控制而执行烹调工序。在所述锅(5)内的压力变化的方式相互不同的第1状态和第2状态之间,所述控制部(20)变更对所述加热部(11)和所述压力调整部(13)中的至少一方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文的公开涉及煮饭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的压力煮饭器:将煮饭锅内密封,一边在规定的压力下进行加热一边进行煮饭。在压力煮饭器中,在密封的煮饭锅内对内容物(即、被煮物和水)进行加热。因此,当开始煮饭时煮饭锅内的温度上升,煮饭锅内的压力因内容物的水分蒸发而增加。当煮饭锅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压力煮饭器的控制部对加热煮饭锅的加热部(加热器)的火力进行控制,一边将煮饭锅内的压力维持为设定值一边进行内容物的加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煮饭器中,当在开始煮饭之后经过一定时间时的煮饭锅内的压力小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加热器的火力被变更为输出比第一火力高的第二火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1577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煮饭器中,由于仅进行从煮饭起经过一定时间后的煮饭锅内的压力是否达到规定的值的检测,所以难以掌握被煮物的煮饭状态。
发明内容
因此,本文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掌握被煮物的煮饭状态而对煮饭动作进行高精度地控制并提升被煮物的味道的煮饭器。
本文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煮饭器具有:锅,其收纳被煮物;加热部,其对所述锅进行加热;压力调整部,其具有从所述锅内释放气体的压力阀,该压力调整部通过调整所述压力阀的开闭状态来调整所述锅内的压力;压力检测部,其检测所述锅内的所述压力;以及控制部,其对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压力调整部进行控制而执行烹调工序。在压力变化的方式相互不同的第1状态和第2状态之间,所述控制部变更对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压力调整部的至少一方的控制。所述压力变化的所述方式对应于将时间与所述锅内的所述压力之间的关系表示为压力变化曲线的情况下的、所述压力变化曲线的梯度。该煮饭器还具有:时间计测部,其计测所述时间;以及存储部,其将所述时间计测部所计测出的所述时间、与所述压力检测部所检测出的所述压力之间的关系保存为所述压力变化曲线。在将所述被煮物的加水比例为规定的加水比例的情况下的、时间与所述锅内的压力之间的关系表示为基准曲线的情况下,所述第1状态是所述压力变化曲线的所述梯度比所述基准曲线的梯度陡峭的状态,所述第2状态是所述压力变化曲线的所述梯度比所述基准曲线的所述梯度平缓的状态。所述存储部保存所述基准曲线,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压力变化曲线的所述梯度和所述基准曲线的所述梯度进行比较。所述控制部检测与所述压力变化曲线对应的加水比例、和与所述基准曲线对应的所述规定的加水比例之间的差分,计算与所述差分对应的校正值,并使用所述校正值来变更对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压力调整部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控制。
本文公开的煮饭器能够对煮饭动作进行高精度地控制,从而提升被煮物的味道。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B是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A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的加压梯度的图。
图3B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的减压梯度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煮饭器的煮饭工序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5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