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蛋白质MUC13在制备诊断肝内胆管癌的试剂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632169.7 申请日: 2018-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8982854B 公开(公告)日: 2021-07-27
发明(设计)人: 裴铁民;肖鹏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574 分类号: G01N33/574
代理公司: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马鑫
地址: 15008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蛋白质 muc13 制备 诊断 胆管癌 试剂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蛋白质MUC13在制备诊断肝内胆管癌的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人蛋白质组芯片高通量、快速分析的优势,分析了肝内胆管癌患者相关血清,在较短时间内比较了肝内胆管癌病人和健康人样品中的不同,结果发现MUC1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肝内胆管癌病人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提示MUC13蛋白可作为肝内胆管癌的候选血清生物标志物,以期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肝内胆管癌。试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血清标志物MUC13的特异性为90%,敏感性为91.67%,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特点。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灵敏、安全、可靠、易操作的商品化试剂盒,可用于定性测定人血清中抗MUC13的IgG抗体的水平,有助于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用于早期诊断肝内胆管癌的血清生物标志物,还涉及含有该血清生物标志物的试剂盒。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是起源于肝内胆道上皮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在肝脏恶性肿瘤中位于第二位。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近年来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由于起病隐匿、缺乏有效的肿瘤标志物,且具有早期转移的特点,确诊病人大多处于中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切除或者肝脏移植的机会。同时,肝内胆管癌对传统的放化疗不敏感,缺乏有效的分子靶向药物,使中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处于“无药可用”的窘境。为了降低死亡率,提高肝内胆管癌的治疗效果,关键是肝内胆管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然而关于肝内胆管癌的诊断方法是及其有限的。从长远角度来看,为了实现对肝内胆管癌的早期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的诊断,急需在分子水平上寻找到更敏感、更特异的生物标志物。

理想的肝内胆管癌标志物应符合以下5个条件:(1)敏感性高;(2)特异性高;(3)半衰期短,有效治疗后浓度能够很快的下降,能够较快的反应治疗效果;(4)存在于体液,特别是血液中,易于检测。目前还没有符合上述条件的生物标志物开发出来用于诊断肝内胆管癌,为了实现对肝内胆管癌的早期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的诊断,急需在分子水平上寻找。

MUC13是膜结合型黏蛋白中的一员,基因定位于染色体3q21.2,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α亚基位于细胞外部,由串联重复结构域、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以及海胆子蛋白精氨酸激酶结构域组成。β亚基位于细胞内部,由TM结构域和细胞质尾结构域组成(PMID:21450906)。MUC13在胃肠道上皮、呼吸系统上皮以及生殖道上皮表面呈低水平表达,而在多种胰腺癌、卵巢癌、肾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PMID:11278439)。目前,未见有将MUC13蛋白质作为肝内胆管癌生物标志物的报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质MUC13在制备诊断肝内胆管癌的试剂中的应用及诊断试剂盒,来检测人血清中的抗蛋白质MUC13的IgG抗体的水平,作为辅助肝内胆管癌早期诊断的一种手段,以提高肝内胆管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发明人前期利用人蛋白质组芯片高通量、快速分析的优势,分析了肝内胆管癌相关血清60份(肝内胆管癌病人30份和健康人血清30份),在较短时间内比较了肝内胆管癌病人和健康人样品中的不同,结果发现MUC1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肝内胆管癌病人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提示MUC13蛋白可作为肝内胆管癌的候选血清生物标志物,以期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肝内胆管癌。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发明提出了蛋白质MUC13在制备诊断肝内胆管癌的试剂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肝内胆管癌诊断的试剂盒,所述的试剂盒中包括酶标板、人源蛋白质MUC13、包被缓冲液、标准血清、酶标试剂、酶底物溶液、封闭液、样品稀释液、洗涤液和终止液,其中,所述的人源蛋白质MUC13包被于所述酶标板上。

其中,优选的,所述的人源蛋白质MUC13是从酿酒酵母中表达,亲和纯化而得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2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