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表达L-乳酸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偶联生产丙酮酸钠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29658.7 | 申请日: | 2018-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1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苓;李晚军;刘超;曾帅;刘鑫;杨顺楷;陈纹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同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7/40 | 分类号: | C12P7/40;C12N15/70;C12N15/66;C12N15/53;C12R1/19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白小明 |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氧化氢酶 乳酸氧化酶 共表达 大肠杆菌工程菌 大肠杆菌 生产丙酮酸 丙酮酸钠 转化液 偶联 高密度发酵 共表达载体 乳酸钠溶液 酶法转化 无菌空气 丙酮酸 酶催化 湿菌体 超滤 醇沉 构建 菌体 转化 蛋白 合成 | ||
1.一种共表达L-乳酸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偶联生产丙酮酸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L-乳酸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共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中;
[2]将步骤[1]得到的大肠杆菌进行高密度发酵;
[3]将步骤[2]高密度发酵后的大肠杆菌的湿菌体投入L-乳酸钠溶液中,通无菌空气搅拌转化,得到转化液;
[4]除去步骤[3]得到的转化液中的菌体及蛋白,通过除杂和醇沉得到丙酮酸钠。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表达L-乳酸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偶联生产丙酮酸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1]扩增来自大肠杆菌DH5α的黄素单核苷酸依赖型的L-乳酸氧化酶基因;
[1-2]将步骤[1-1]得到的L-乳酸氧化酶基因与T载体连接,并将连接产物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胞中,提取质粒得到L-乳酸氧化酶基因与T载体连接构成的T-lox载体;
[1-3]合成短小芽孢杆菌过氧化氢酶基因序列,克隆构建过氧化氢酶基因与pUC57载体连接构成的pUC57-CAT载体;
[1-4]将步骤[1-2]得到的T-lox载体用NdeI和BglII双酶切,回收包含L-乳酸氧化酶基因的基因片段;将步骤[1-3]得到的pUC57-CAT载体用BglII和XhoI双酶切,回收包含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基因片段;将包含L-乳酸氧化酶基因的基因片段、包含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基因片段和经NdeI、XhoI双酶切的pET32a骨架用T4连接酶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胞中;培养DH5α感受态细胞并提取质粒获得L-乳酸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共表达载体;
[1-5]将步骤[1-4]得到的共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中。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表达L-乳酸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偶联生产丙酮酸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在无菌环境下移种步骤[1]得到的大肠杆菌于一级培养基中,培养9h至OD600达到3~4后,将一级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转接到二级培养基中培养4~5h;最后接入发酵罐中培养至OD600达到22~28,加入诱导剂继续培养12h放罐,得到大肠杆菌工程菌。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表达L-乳酸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偶联生产丙酮酸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1]将步骤[2]得到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湿菌体加入0.4体积水并加入转化罐中;
[3-2]配置L-乳酸钠溶液,称取L-乳酸加水稀释,并用NaOH反应生成L-乳酸钠,添加EDTA二钠,调节pH=7~8定容至0.6体积;
[3-3]将步骤[3-2]配置的L-乳酸钠溶液加入0.6体积至转化罐中,通无菌空气,高速搅拌,控制pH=6.5~9,温度控制25~37℃,待溶氧DO值升至100%,转化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同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同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96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