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杂散光测试中线阵成像光学载荷的视场对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5375.7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燕;汪少林;崔伟;马文佳;余辉;杨珺;赵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G01S19/20;G01S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散光 测试 中线 成像 光学 载荷 视场 对准 方法 | ||
1.一种卫星杂散光测试中线阵成像光学载荷的视场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卫星在测试场地的摆放位置和方向;
步骤2,转台在测试场地摆放到位,并将转台法兰面调平;
步骤3,将卫星按照步骤1中确定的方向安装至转台法兰面上;
步骤4,预估光学载荷视场范围,在视场范围内设置成像工装G1、G2;
步骤5,在成像工装G1、G2上标记消光设备槽口中心线位置;
步骤6,光学载荷开机,利用激光水平仪在成像工装G1上照射激光垂线L1,激光水平仪在成像工装G2上照射激光垂线L2,沿水平方向缓慢调整激光垂线L1、L2的照射位置,直至光学载荷遥感图像灰度曲线中出现激光垂线L1、L2的成像尖峰,即可确定光学载荷水平方向的视场范围;
步骤7,利用激光器在激光垂线L1上照射激光点P1,激光器在激光垂线L2上照射激光点P2,关闭激光水平仪;
步骤8,沿垂直方向缓慢移动激光照射点P1、P2的位置,直至光学载荷遥感图像灰度曲线出现对激光照射点P1、P2的成像尖峰,确定光学载荷对激光照射点P1、P2成像;
步骤9,上下左右微调激光照射点P1、P2的位置,使光学载荷遥感图像灰度曲线尖峰处对应的灰度值最大,激光照射点P1、P2所在水平面即为光学载荷水平视场面所在的位置;
步骤10,沿垂直方向逐渐调整激光照射点P1、P2的位置,使P1、P2最终都处于消光设备槽口中心线上;
步骤11,同方向缓慢调整转台法兰面高度,使得光学载荷恢复对激光照射点P1、P2成像,同时灰度值达到最大,完成光学载荷视场与消光设备槽口中心的对准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杂散光测试中线阵成像光学载荷的视场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卫星的摆放方向由光学载荷面对消光设备,消光设备槽口中心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消光设备槽口覆盖被测光学载荷视场范围,且有一定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杂散光测试中线阵成像光学载荷的视场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转台法兰面调平后,法兰面旋转到任何角度后都基本处于水平状态,以保证测试过程中卫星需要水平旋转时,光学载荷视场始终对准消光设备槽口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杂散光测试中线阵成像光学载荷的视场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转台法兰面调平后,法兰面与水平面夹角要求小于1',通过使用经纬仪测量粘贴于法兰面底部棱镜两个面的法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确定法兰面的水平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杂散光测试中线阵成像光学载荷的视场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卫星安装于转台后,光学载荷观测线阵与水平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杂散光测试中线阵成像光学载荷的视场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成像工装G1、G2表面采用消光措施,贴近消光设备放置,且尽量放置于光学载荷水平视场的左、右两侧,高度在预估的光学载荷视场面高度附近,且可覆盖消光设备槽口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53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