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对称破坏的子图同构约束求解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07429.5 | 申请日: | 201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2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周波;梁轩瑜;戴瑀君;宁黎华;杨健;黄文文;刘桂珍;张鵾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G06F16/903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对称 破坏 图同构 约束 求解 方法 | ||
1.一种基于对称破坏的子图同构约束求解方法,应用于抗AIDS化合物比对中,通过分析提取化合物中的信息构建抗AIDS化合物比对图,图中节点对应元素,边对应化学键;其特征是,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模式图的自同构节点检测,即:
步骤1.1、按节点的度,将模式图的上层分区节点和下层分区节点各划分到不同的单元中,其中度相同的节点划分为同一单元;此时上层分区的单元数和下层分区的单元数均为n,具有相同度节点的上层分区单元与对应的下层分区单元具有相同的标记;
步骤1.2、当上层分区单元Ai内的节点数量大于1时,将上层分区单元Ai内的每个节点依次与对应下层分区单元Bi内的所有节点进行组合配对,并逐一判断每组配对的节点是否属于同一映射集合:
若当前配对的节点属于同一映射集合时,则对下一组配对的节点进行判断;
否则,分别将当前配对的节点中,原属于上层分区单元Ai的节点放入新建的上层分区单元An+i中,原属于下层分区单元Bi的节点放入新建的下层分区单元Bn+i中;
步骤1.3、对于新建的上层分区单元An+i和新建的下层分区单元Bn+i内的节点,观察其邻接点,为这些邻接点添加连接边标记neibor,并记录新建上层分区单元An+i内节点的邻接点所属单元标记;
步骤1.4、对每个邻接点的所属单元标记所对应的上层分区单元Ai和下层分区单元Bi内的节点进行分类:
对于上层分区单元Ai内的节点:将有连接边标neibor标记的节点保留在该上层分区单元Ai内,将没有连接边标neibor标记的节点从原所属单元移入到新建的上层分区单元A2n+i中,同时记录此新建的上层分区单元A2n+i的单元标记并存入临时标记集合Nlabel中;
对于下层分区单元Bi内的节点:将有连接边标neibor标记的节点保留在该下层分区单元Bi内,将没有连接边标neibor标记的节点从原所属单元移入到新建的下层分区单元B2n+i中;
步骤1.5、依次选取上层分区单元Ai和对应的下层分区单元Bi:若上层分区单元Ai与下层分区单元Bi内的节点数量不一致,则转至步骤1.2;否则,转至步骤1.6;
步骤1.6、取临时标记集合Nlabel内的单元标记,找到与此单元标记对应的上层分区单元Ai,并观察上层分区单元Ai内节点的邻接点,为这些邻接点添加连接边标记neibor,并记录此上层分区单元Ai内节点的邻接点所属单元标记,并转至步骤1.4;
步骤1.7、当上层分区与下层分区的每个单元均仅包含一个节点时,若上层分区中的节点a与下层分区中的节点b的所属单元标记相同,且上层分区中的节点b与下层分区中的节点a的所属单元标记相同,则节点a和节点b为一组自同构节点,每组自同构节点形成一个映射集合;
步骤2、当模式图的所有自同构节点检测完成后,得到一系列置换,这些置换构成置换群,通过施赖埃尔一西姆斯算法对置换群进行操作,即首先通过置换群得到稳定链,其次利用稳定链求得陪集,最后,利用陪集生成节点间的约束关系;
步骤3、利用步骤2所得到的模式图中节点的约束关系,结合子图同构的通用约束,构建子图同构问题的对称破坏CSP模型,对此对称破坏CSP模型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目标图中的与模式图同构的子图,且这些解互不为对称解;
上述i∈1,2,...,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74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