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破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4851.5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凌夕珈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夕珈 |
主分类号: | E02F3/38 | 分类号: | E02F3/38;E02F5/32;E21C27/3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1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轴 松土器 铰接 最短距离 上端 破岩装置 小臂 油缸 斗杆缸 角度差 距离比 挖掘机 大臂 斗齿 破岩 入岩 下端 能耗 | ||
本发明为一种搭载于挖掘机的破岩装置,解决已有装置松土器入岩角度差、能耗偏高和破岩效果差的问题。斗杆缸的一端与大臂中部上边铰接,另一端与小臂上端铰接,小臂的上端与松土器油缸一端铰接,松土器油缸另一端与松土器上端铰接,松土器下端与斗齿连接,第4铰轴到第1铰接的距离与第1铰轴到第7铰轴的距离比大于0.8,松土器上部分长度大于第4铰轴到第1铰轴的距离,当第4铰轴有多个安装位置,第4铰轴到第1铰轴的距离以最短距离为准,松土器上部分长度大于第1铰轴到第7铰轴的距离,当第1铰轴有多个安装位置,第1铰轴到第7铰轴的距离以最短距离为准,松土器总长度大于第4铰轴到第7铰轴的距离,当第4铰轴有多个安装位置,4铰轴到第7铰轴的距离以最短距离为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搭载于挖掘机的破岩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在岩层破采施工作业中,针对不是很坚硬的岩层,挖掘机搭载松土器的施工方法由于施工效果好而被广泛采用,针对该施工方法,现有技术对大臂、小臂和松土器作了很多优化改进,从而提高使用效果。
在这里把由大臂、小臂、松土器和油缸组成的装置称为破岩装置。现有破岩装置通过对小臂力矩的改变和大臂、小臂重量的增加,从而提高破岩能力,如专利号(zl201220558700.9),小臂油缸和小臂连接点到小臂与大臂连接点的距离与小臂和大臂连接点到小臂与松土器连接点的距离之比为0.4—0.8.及小臂的力矩关系为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0.4—0.8,在该技术实际使用中,在大臂和小臂里填充重物,使大臂和小臂的重量增加,提升了松土器的破岩能力,在进一步优化破岩装置过程中,出现了如专利号(201310711871.x)的技术,小臂的力矩关系优化为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大于0.8,在该技术实际使用中,更进一步增加大臂和小臂重量,使松土器破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该技术现在被广泛使用。
把松土器分成上下部分来分析,具体方式为:通过松土器与小臂连接点作一条与连接点到松土器下端的连线垂直的线,把松土器分成上下部分,连接点到下端(斗齿处)为下部分,对应的另一部分为上部分,下部分大于上部分,在下部分体积合理情况下,上部分体积太小,不利于力矩的设置,松土器油缸的轴线至松土器与小臂连接点在运行中的垂直距离与连接点至松土器下端的距离之比,在这里称为第1杠杆,松土器下部分是松土器的有效破岩部位,有效破岩部位不能太短,多数情况下有效破岩部位太短会严重影响破采效率,以有效破岩部位长度在1米以上,松土器油缸完全伸出时这种状态来计算,第1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会被限制在0.3以内,这会使动量在传递过程中损耗较大,也会导致松土器油缸在行程内挖掘力变化相对过大,在实际作业中对破岩很不利。
松土器有效破岩部位较长时,难以获得合理的第1杠杆比值。
松土器体积太小也不利于功能性设施的安装,如配重,其安装于松土器的效果会明显优于安装在小臂上,虽然所起作用都是调节重量提高不同岩层硬度的破采效率,但由于松土器和斗齿的连接关系最少,所以效果也最好,激震装置安装在松土器上也是如此。
松土器重量在破岩装置总重量中所占比例小,也不利于破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夕珈,未经凌夕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4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载机用抓手的托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装载机用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