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破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4851.5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凌夕珈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夕珈 |
主分类号: | E02F3/38 | 分类号: | E02F3/38;E02F5/32;E21C27/3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1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轴 松土器 铰接 最短距离 上端 破岩装置 小臂 油缸 斗杆缸 角度差 距离比 挖掘机 大臂 斗齿 破岩 入岩 下端 能耗 | ||
1.一种搭载于挖掘机的破岩装置,包括大臂(2)、小臂(3)、松土器(6)、斗杆缸(4)、松土器油缸(5)、斗齿(7),所述挖掘机具有上部车体和下部行走装置,上部车体旋转连接于下部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大臂(2)的一端与挖掘机上部车体铰接,另一端与小臂(3)通过第1铰轴(34)铰接,大臂油缸一端与上部车体铰接,另一端与大臂通过第2铰轴(29)铰接,斗杆缸(4)的一端与大臂中部上边通过第3铰轴(28)铰接,另一端与小臂(3)上端通过第4铰轴(42)铰接,小臂(3)的上端通过第5铰轴(55)与松土器油缸(5)一端铰接,松土器油缸(5)另一端与松土器(6)上端通过第6铰轴(56)铰接,松土器下端(72)与斗齿(7)连接,斗齿(7)的数量为一只,松土器下端通过第7铰轴(63)与小臂(3)下端铰接,第4铰轴(42)到第1铰轴(34)的距离与第1铰轴(34)到第7铰轴(63)的距离比大于0.8,第7铰轴(63)到松土器下端(72)的连线垂直的线(73)将松土器分成上、下部分,松土器上部分长度大于第4铰轴(42)到第1铰轴(34)的距离,当第4铰轴(42)有多个安装位置,第4铰轴(42)到第1铰轴(34)的距离以最短距离为准,松土器上部分长度大于第1铰轴(34)到第7铰轴(63)的距离,当第1铰轴(34)有多个安装位置,第1铰轴(34)到第7铰轴(63)的距离以最短距离为准,松土器总长度大于第4铰轴(42)到第7铰轴(63)的距离,当第4铰轴(42)有多个安装位置,第4铰轴(42)到第7铰轴(63)的距离以最短距离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4铰轴(42)、第5铰轴(55)、第6铰轴(56)分别或同时有多个安装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5铰轴(55)和第6铰轴(56)连线与第5铰轴(55)和第7铰轴(63)连线的夹角c在运行中的角度在14度—152度范围内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第7铰轴(63)并且与第7铰轴(63)到松土器的下端(72)的连线垂直的线(73)将松土器(6)分成上、下部分,松土器上部分的重量是下部分重量的5倍以上,松土器(6)的体积大于小臂(3)的体积,松土器的重量为破岩装置总重量的40%—8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7铰轴(63)在松土器(6)上有2个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松土器(6)上部分可拆装地安装有配重(64),松土器(6)上部分的长度包括安装的配重(64)的长度,松土器上部分的重量包括配重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松土器(6)有中空腔,中空腔内填充有填充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松土器(6)上部分安装有激震装置(6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松土器的动力臂:阻力臂的最小值大于0.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夕珈,未经凌夕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48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载机用抓手的托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装载机用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