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帚橐吾提取物纳米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2370.0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9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霞;李晶;李娜;丁品;武建荣;杜文静;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65/12 | 分类号: | A01N65/12;A01N25/10;A01N25/14;A01P7/0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帚橐 提取物 纳米 杀虫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帚橐吾提取物纳米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领域。一种黄帚橐吾提取物纳米杀虫剂,它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主要活性成分50.4%~68.25%、纳米载体材料21.0%~36.4%、增溶剂8.0%~13.0%和分散剂1.0%~3.0%;所述主要活性成分为黄帚橐吾提取物,其中萜类,芳香族类,生物碱类,小分子的醇、酚类等化合物的总含量大于86.3%;所述纳米载体材料选自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壳聚糖形成的环糊精固载壳聚糖聚合物。本发明属于植物源生物农药,是一种以新型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复合材料为载体,有毒植物黄帚橐吾为主要有效成分原料的高效纳米控缓释生物杀虫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黄帚橐吾提取物纳米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生物农药研究和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登记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达到104个,登记的产品总数达到3335个,约占我国登记农药总数的11%~13%,其中抗生素产品约占登记产品总数的70%,植物源农药等约占登记产品总数的30%左右。而我国植物农药资源十分丰富,《中国有毒植物》列入有毒植物1300多种,但是2017的文献统计显示,已登记的植物源农药有效成分19 种,约占已登记生物农药有效成分总数的18%,其中杀虫成分14种,植物生长调节成分3种,杀菌成分只有2种,产品200多个,约占生物农药已登记产品总数的6%,杀虫抑菌兼有的产品为零,与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极不相称。并且在已登记的植物源农药制剂中,剂型以传统乳油和水剂为主,占94%左右。这些传统剂型是针对成分相对单一的化学农药开发的,而将活性成分复杂的植物源农药开发成传统的乳油和水剂易受淋溶、蒸发、降解、生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有效利用率往往只有30%-40%,导致防效下降、应用成本升高,且有机溶剂的大量应用不但对制剂有效活性有影响对环境的威胁也极大。因此,安全、高效、水基化、控制释放的绿色植物源农药新制剂研发对促进有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农产品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纳米农药是将水不溶性农药纳米化或者利用纳米材料通过偶联、吸附、包裹、镶嵌等方式负载农药构建纳米载药系统,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农药,与传统农药相比,纳米农药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不用乳油和大量的表面活性剂等特性,提高了药剂对靶标的沉积和生物利用度、增强药效和稳定性、延长持效期、降低农药残留与环境污染,具备了安全、高效、水基化、控制释放等绿色农药的基本要求而成为农药创新的有效途径。自从2001年,Tsuji提出“农药递释系统”(PesticideDelivery System )和 2002年,Scott等首次提出了“农业智能化递释系统,(SmartDelivery System for riculture)的概念后,国内外在纳米农药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基础性和应用方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1年美国先正达公司上市了一种具有广谱杀菌功能的纳米水分散粒剂,对植物叶斑病、枯萎病、锈病和白粉病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2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革杀菌剂
- 下一篇:一种预防太子参叶斑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