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芦笋饲料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0767.6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2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庄春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西南州林晨黔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30 | 分类号: | A23K10/30;A23K10/37;A23K20/147;A23K20/22;A23K10/22;A23K10/26;A23K20/174;A23K20/142;A23K20/189;A23K20/20;A23K40/10 |
代理公司: |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笋 加工 饲料 玉米粉 食用 加工技术领域 大豆多肽 稻草颗粒 颗粒饲料 天冬酰胺 微量元素 应用市场 多元化 蒲公英 重量份 氨基酸 豆腐渣 菜叶 富含 扩宽 蛋白质 添加剂 维生素 稻草 食盐 土豆 局限 思维 成功 | ||
本发明涉及芦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芦笋饲料及其加工方法。所述干芦笋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芦笋25~30份、玉米粉35~40份、土豆5~10份、白菜叶3~7份、稻草20~25份、豆腐渣3~6份、蒲公英1~3份、大豆多肽1~3份、食盐0.3~0.5份、辅料1~2份、添加剂0.4~0.7份;本发明提供的干芦笋饲料的加工方法以干芦笋粉、玉米粉、稻草颗粒为主要加工原料,利用芦笋中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天冬酰胺和硒、钼、铬、锰等微量元素的特性,将芦笋的食用价值多元化利用,成功加工一种适合猪、牛、马食用的颗粒饲料;有效提高芦笋的食疗价值,扩宽芦笋的应用市场,改变芦笋仅能人工食用的局限思维,实现芦笋的全价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芦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芦笋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通常被称为石刁柏,以嫩茎作蔬菜食用,是世界著名蔬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癌、水肿、膀胱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
原产地中海沿岸。欧洲栽培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后由欧洲移民传入美洲。19世纪末传入中国,但一直限于个别城市郊区少量栽培;20世纪60年代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现主要分布在台湾、浙江、山东、河南等省。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均作为蔬菜普遍栽培。
芦笋收割年限长,一次种植即可采收8年以上的芦笋;芦笋营养价值丰富,每年鲜芦笋采收季节为春季4月下旬至8月份,但鲜芦笋保鲜时间有效,现有的芦笋加工技术中将鲜芦笋加工为干芦笋或其他食品;现有的芦笋加工仅加工为人类食用品,缩小了芦笋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扩宽芦笋的应用市场,提高芦笋的食用价值和加工价值,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芦笋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干芦笋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芦笋25~30份、玉米粉35~40份、土豆5~10份、白菜叶3~7份、稻草20~25份、豆腐渣3~6份、蒲公英1~3份、大豆多肽1~3份、食盐0.3~0.5份、辅料1~2份、添加剂0.4~0.7份。
优选的,所述干芦笋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芦笋25份、玉米粉35份、土豆7份、白菜叶5份、稻草20份、豆腐渣3份、蒲公英1份、大豆多肽1份、食盐0.4份、辅料2份、添加剂0.5份。
优选的,所述辅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糯米面粉2~4份、黄豆粉2~3份、丁香花干粉1~2份、鱼粉1~3份、鸡内珍干粉0.5~1份、白萝卜干粉3~5份、草莓干粉1~3份。
优选的,所述草莓干粉由鲜草莓冷冻干燥制成,草莓干粉含水量≤8%,草莓干粉大小≤0.05mm。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Cu2+1~2份、Fe2+1~2份、Zn2+1~2份、Mn2+0.3~0.4份、I-0.1~0.2份、Se4+0.1~0.2份、植酸酶0.3~0.5份、赖氨酸2~4份、谷氨酸1~3份、蛋氨酸1~2份、维生素E 3~5份、维生素B 1~2份、维生素A 1~2份。
一种干芦笋饲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西南州林晨黔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黔西南州林晨黔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0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