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机舱热平衡测试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6263.1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0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兰;单丰武;姜筱华;吴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机舱 平衡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机舱热平衡测试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控制待测电动汽车进行加速操作,当当前速度等于第一预设车速时,停止加速操作,并控制以第一预设车速进行匀速行驶,获取电机温度信息,以得到第一温度数据;控制进行怠速操作,并当判断搭配第二温度数据满足测试条件时,控制待测电动汽车进行加速操作;当当前速度等于第二预设车速时,停止加速操作,并控制以第二预设车速进行匀速行驶;获取电机温度信息,以得到第三温度数据;分别判断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三温度数据是否均在对应预设温度范围内,若是,则判定待测电动汽车的机舱热平衡测试合格。本发明测试准确性高,防止了由于采用人工手动测试导致的测试结果的错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机舱热平衡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城市居民汽车保有量在迅猛增长,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已经成为了汽车工程师最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
伴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以其零排放、减少了机油泄露带来的水污染和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而在电动汽车的生产和设计过程中,为了保障电动汽车机舱内的温度平衡,需要对其进行热平衡测试以判断该电动汽车是否合格。
然而,现有的电动汽车机舱热平衡测试过程中采用的是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电动汽车机舱热平衡测试结果的判定,使得测试精准度较低,进而导致对电动汽车机舱热平衡测试的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精准度高的电动汽车机舱热平衡测试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机舱热平衡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待测电动汽车在第一预设工况下以第一预设加速度进行加速,并开始计时以得到第一计时时间;
当所述待测电动汽车的当前速度等于第一预设车速时,停止所述待测电动汽车的加速操作,并控制所述待测电动汽车以所述第一预设车速进行匀速行驶;
当所述第一计时时间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时,获取所述待测电动汽车上的电机温度信息,以得到第一温度数据;
控制所述待测电动汽车进行怠速操作,实时获取所述待测电动汽车上的电机温度信息,以得到第二温度数据,并判断所述第二温度数据是否满足测试条件;
若是,则控制待测电动汽车在第二预设工况下以第二预设加速度进行加速,并开始计时以得到第二计时时间;
当所述待测电动汽车的当前速度等于第二预设车速时,停止所述待测电动汽车的加速操作,并控制所述待测电动汽车以所述第二预设车速进行匀速行驶;
当所述第二计时时间等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时,获取所述待测电动汽车上的电机温度信息,以得到第三温度数据;
分别判断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三温度数据内存储的测试温度值是否均在对应预设温度范围内,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电动汽车的机舱热平衡测试合格。
本发明提出的电动汽车机舱热平衡测试方法,通过控制所述待测电动汽车的提速操作、怠速操作和再提速操作的设计,以获取不同状态下所述待测电动汽车上的电机温度信息,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电动汽车机舱热平衡测试方法的精准度,且通过所述第一温度数据、所述第三温度数据与对应所述预设温度范围之间的判定,以判断所述待测电动汽车的机舱热平衡性能是否合格,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电动汽车机舱热平衡测试方法的准确性,防止了由于采用人工手动测试导致的测试结果的错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待测电动汽车在第一预设工况下以第一预设加速度进行加速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6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