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磨机用高碳低铬耐磨钢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4739.8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屯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华钢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42;C22C38/54;C22C38/44;C22C38/06;C22C38/50;C22C33/06;C21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磨机 耐磨钢球 低铬 高碳 制备 质量百分比 耐磨性 运转率 钢球 破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磨机用高碳低铬耐磨钢球及其制备方法,其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0.3‑0.6、Si:1.6‑2.2、Mn:0.5‑0.9、Cr:0.2‑0.4、Ni:0.15‑0.25、Cu:0.1‑0.2、B:0.4‑0.8、W:0.3‑0.6、Al:0.1‑0.2、Zr:0.2‑0.3、Er:0.05‑0.07、Yb:0.04‑0.06、S≤0.04、P≤0.04、余量为Fe。本发明制得的钢球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磨耗低,韧性好,破碎少的优点,可明显提高球磨机运转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磨机用高碳低铬耐磨钢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球磨机钢球是球磨机设备研磨物料介质,通过球磨机钢球之间钢球与物料之间的碰撞摩擦产生磨剥作用,重要的基础零部件,尤其是精密工业钢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广泛应用于水泥建材、金属矿山、煤浆火电、化学工程、陶瓷等行业的粉体制备与超细深加工。钢球是球磨机主要的易磨损件,其工作繁重,工作条件苛刻,因此对钢球材质的耐磨性和韧性具有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球磨机用高碳低铬耐磨钢球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球磨机用高碳低铬耐磨钢球,其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1.3-1.6、Si1.6-2.2、Mn0.5-0.9、Cr0.2-0.4、Ni0.15-0.25、Cu0.1-0.2、B0.4-0.8、W0.3-0.6、Al0.1-0.2、Zr0.2-0.3、Er0.05-0.07、Yb0.04-0.06、S≤0.04、P≤0.04、余量为Fe。
一种球磨机用高碳低铬耐磨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中频感应炉中进行熔炼,先加入废钢、生铁、废旧石墨电极、硅铁熔清,再依次加入硼铁、锰铁、铬铁、铜、镍,待其全部熔化后调整铁水成分,在出炉前5-8min内先后加入钨铁和锆铁,在出炉前4-6min内加入纯铝进行脱氧,出炉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合格后即可出炉,铁水出炉温度控制在1525-1565℃;
(2)在包内冲入稀土硅铁合金变质剂进行变质孕育处理,变质剂使用前进行200-250℃的预热,变质孕育处理温度为1500-1530℃,然后往包内撒入适量的珍珠岩保温聚渣覆盖剂覆盖,并镇静5-10min,扒渣后进行浇注,浇注温度控制在1480-1510℃;
(3)将上述得到的高锰钢进行热处理:先加热至480-560℃,保温3-6h,再加热至850-900℃,保温2-4h,雾冷淬火后再在200-250℃下回火4-7h,然后加热至680-740℃,保温3-5h,再加热至1025-1060℃,保温3-4h,油冷淬火后再在280-360℃下回火6-8h,空冷至室温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成分设计合理,通过调整C、Cr的含量以及添加适量的Ni、B、W、Zr等元素,可以起到很好的固溶强化、细晶强化作用,同时可以形成细小而弥散分布的硬质颗粒,也可以抑制奥氏体基体向珠光体的转变,促进马氏体基体的形成,提高了钢球的韧性和硬度;
(2)本发明热处理工艺合理,经过两次淬火以及相应的回火处理后,奥氏体变为马氏体,组织细化且均匀致密,增强钢球的耐磨性、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3)本发明制得的钢球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磨耗低,韧性好,破碎少的优点,可明显提高球磨机运转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华钢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华钢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47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