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瓷土尾矿和粉煤灰制备的仿青石麻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91458.7 | 申请日: | 2018-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莉;方穆兴;黄诗华;黄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远洋威利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10 | 分类号: | C04B28/10;C04B111/27;C04B111/28;C04B111/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339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瓷土 尾矿 粉煤 制备 青石 面板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采用瓷土尾矿和粉煤灰制备的仿青石麻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仿青石麻面板包括如下组分:瓷土尾矿25~35份、粉煤灰20~25份、硅酸盐水泥10~20份、木浆纤维8~15份和电石渣20~25份。本发明所提供的仿青石麻面板具有防火等级A1级,防潮效果好,防虫蚁,强度高达22Mpa,荷载可达8kN/㎡,且抗震效果好。板材安装以后可以直接进行贴瓷砖、贴地板、铺地毯等处理,可替代石膏板、木工板、大理石、混凝土楼板等使用,在室内外板材、装饰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仿青石麻面板充分利用各种废弃资源,变废为宝,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减轻了土地资源浪费,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火板,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瓷土尾矿和粉煤灰制备的仿青石麻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瓷土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仿青石麻面板为纤维水泥板的一种。纤维水泥板是一种低密度高强度的新型建筑材料,因其具有变形小、耐火、耐水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在房屋建筑领域,主要用于吊顶、天花板、隔墙墙面、外墙墙面、地面铺设和贴面板。由于纤维水泥板具有耐火耐高温的特性,因此工业上能够在发电厂和化工厂的烟道、锅炉和管道上作为保温材料进行应用,也能够作为轮船的隔舱板以及工业干燥窑炉等设备的炉壁等。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景德镇周边有大量的瓷尾矿堆积,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且堆积的瓷土尾矿存在崩塌和滑坡等安全隐患。如何将这些废弃资源二次利用,变废为宝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采用瓷土尾矿和粉煤灰制备的仿青石麻面板的主要原料为钙质材料、硅质材料及增强纤维,且大部分的原料都为粉末状,彼此间胶合力度差,所制仿青石麻面板内应力较大,从而导致纤维水泥板所制备的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开裂,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瓷土尾矿和粉煤灰制备的仿青石麻面板,防火等级A1级,具有防潮、环保、节能、使用寿命长、隔音、易施工装饰等优点,且原料之间的凝胶性能、胶合能力优异,产品强度高、开裂率低。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采用瓷土尾矿和粉煤灰制备的仿青石麻面板,包括如下组分:瓷土尾矿25~35份、粉煤灰20~25份、硅酸盐水泥10~20份、珍珠岩2~5份、木浆纤维8~15份和电石渣20~25份。
所述木浆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将废旧牛皮纸袋和/或废旧纸箱和/或废包装纸进行粉碎、碎磨后于-15 ~ -20℃冷却20~40分钟后,再经研磨、疏解去除粗纤维,再向所得浆料中通入氨气,调节浆料PH为8~9,再经打浆制得所述木浆纤维。将碎磨后纸箱材料经低温冷却后,有利于木浆纤维的伸展,增加与矿渣材料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仿青石麻面板的强度。浆料打浆过程中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通常采用氢氧化钠等强碱调节浆料PH值,但由于硅酸钙易与氢氧化钠发生离子交换,生成硅酸钠,降低了仿青石麻面板的强度。因此本发明选用氨气调节浆料PH值,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作为优选,所述仿青石麻面板包括如下组分:瓷土尾矿30份、粉煤灰25份、硅酸盐水泥15份、珍珠岩2:份、木浆纤维10份和电石渣20份。
作为优选,所述木浆纤维的长度为8~12mm。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为:提供了一种仿青石麻面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 木浆纤维制备:将废旧牛皮纸袋和/或废旧纸箱和/或废包装材料进行粉碎、碎磨后于-15 ~ -20℃冷却20~40分钟后,再经研磨、疏解去除粗纤维,再向所得浆料中通入氨气,调节浆料PH为8~9,再经打浆制得所述木浆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远洋威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远洋威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1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