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化工低品质硫磺的处理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88368.2 | 申请日: | 2018-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3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李涛;李超;赵永乐;王影;李源;刘俊;张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17/02 | 分类号: | C01B17/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化工 品质 硫磺 处理 工艺 | ||
一种煤化工低品质硫磺的处理工艺,属于煤化工产品处理技术领域,可解决现有低品质回收硫的处理技术能耗高、污染大、不安全以及产品纯度差的问题,以采用湿式氧化法脱除H2S过程中产生的低品质回收硫为原料,通过反应、分离、混合及制粒过程处理后制得一种硫基胶结料颗粒。该胶结料颗料成本低廉,不仅可在铺路过程中代替部分沥青使用,还能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及抗水损害性能,是实现低品质硫磺高质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铺路成本,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产品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化工低品质硫磺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在焦化、化肥等煤化工行业采用湿式氧化技术脱除H2S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低品质回收硫,其中除含有硫磺外,还含有硫氰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等脱硫副产物、焦油类物质以及脱硫催化剂等杂质,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污染物。目前,还没有一种经济有效的低品质回收硫处理方法。因此,如何经济有效地处理低品质回收硫已成为所有焦化、化肥等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焦化、化肥等行业的可持续环保发展。
目前有部分研究者针对低品质回收硫中硫磺的提纯做了相关研究。牛艳霞采用甲苯对栲胶脱硫副产物硫膏进行索氏抽提,得到了纯度为95%以上的硫磺;公开号为CN103264991A公开了一种利用四氯乙烯对硫膏进行浸取。该浸取法虽然得到高纯度硫磺,但浸取过程引入了大量有机溶剂,除存在易爆、毒性大等安全问题外,还存在浸取剂价格远高于硫磺价格,浸取过程损失严重等问题。公开号为CN20422425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从硫泡沫中回收硫磺的装置,采用硝酸氧化法对脱水硫膏进行处理,利用硝酸的氧化性将硫膏中的SCN-、S2O32-等物质氧化为硫单质,同时去除其中的有机杂质,处理硫膏效果显著。但该方法反应剧烈,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二氧化氮产生,存在能耗高和污染大的问题。目前,由于硫酸、肥料等硫磺下游行业产量的减少,市场上的硫磺已呈现出饱和状态,价格处于持续的低位运行。如果将低品质回收硫仅用于制备高纯度的硫磺,将会陷入效益不佳,产品销售困难的局面。因此,急需开发其他的低品质硫磺处理工艺。
低品质回收硫中的主要成分为硫磺,以硫磺硫化沥青生产的高等级道路,具有优良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以及抗水损性能。因此,将低品质回收硫应用于沥青路面铺设,在提高沥青材料质量和路用性能的同时,可以替代部分沥青,降低沥青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企业经济效益和产业链的延伸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低品质回收硫的处理技术能耗高、污染大、不安全以及产品纯度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煤化工低品质硫磺的处理工艺。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化工低品质硫磺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低品质硫磺经反应、分离、混合及制粒过程处理后,得到可替代部分沥青的硫基胶结料颗粒。
所述低品质硫磺是指采用湿式氧化法脱除H2S过程中产生的低品质回收硫,该回收硫可以为硫泡沫,可以为硫泡沫经过滤或离心所得的硫膏,亦可以是硫泡沫经融熔处理后得到的硫磺。
所述反应过程是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的原料为低品质硫磺与浓度为75%~97%的浓硫酸,其重量比为99:1~95:5,反应温度为120℃~140℃,反应时间为1 h~3 h,反应过程中需辅助以搅拌,转速为20~50 rmp,反应完成后以液态形式自流或者泵入分离器中,顶部的气体经净化装置处理后排空处理。
所述分离过程是在分离罐中通过静置,利用密度差不同来进行分离,经分离后的上层液体经冷凝器冷却后返回脱硫系统,下层液体以液态形式进入混合器,分离罐的温度需保持在120℃~140℃,分离停留时间为1 h~6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