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化工低品质硫磺的处理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88368.2 | 申请日: | 2018-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3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李涛;李超;赵永乐;王影;李源;刘俊;张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17/02 | 分类号: | C01B17/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化工 品质 硫磺 处理 工艺 | ||
1.一种煤化工低品质硫磺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低品质硫磺经反应、分离、混合及制粒过程处理后,得到可替代部分沥青的硫基胶结料颗粒;
所述低品质硫磺是指采用湿式氧化法脱除H2S过程中产生的低品质回收硫,该回收硫为硫泡沫或硫泡沫经过滤或离心所得的硫膏或硫泡沫经融熔处理后得到的硫磺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反应过程是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的原料为低品质硫磺与浓度为75%~97%的浓硫酸,其重量比为99:1~95:5,反应温度为120℃~140℃,反应时间为1 h~3 h,反应过程中需辅助以搅拌,转速为20~50 rmp,反应完成后以液态形式自流或者泵入分离器中,顶部的气体经净化装置处理后排空处理;
所述分离过程是在分离罐中通过静置,利用密度差不同来进行分离,经分离后的上层液体经冷凝器冷却后返回脱硫系统,下层液体以液态形式进入混合器,分离罐的温度需保持在120℃~140℃,分离停留时间为1 h~6 h;
所述混合过程是在混合器中完成,将复合添加剂加入到混合器中,混合器中的温度保持在120℃~150℃,混合过程需辅以搅拌,搅拌转速为50~150 rmp,混合均匀后自流或泵入制料机中;
所述复合添加剂为低温增延剂、抑毒剂、抗剥落剂和增塑剂按质量比为2:4:5:2的比例配制;
所述制粒过程采用融熔式制粒机制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3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