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RPA引物、探针、试剂盒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7684.8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0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青;陈晶;黄建飞;陈国培;王珍妮;刘斌;谢光宗;林振润;杨国武;盛司潼;张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国家高新技术计量站;国家数字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4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溶血性弧菌 试剂盒 引物 检测 探针 菌核 食品安全监测 疾病监测 快速检测 临床诊断 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 溶血性 基因 应用 | ||
1.一种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RPA引物,其特征在于,针对
上游引物Seq ID No.1: 5’- CGCCAAACTACATCGGAAAACATGGCCCCATC -3’和下游引物Seq ID No.2:5’- CTAGAAAAAACTCCCCTTGTTCTGGGTGCGAG -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RPA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引物SeqID No.2在5’端进行biotin修饰。
3.一种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RPA引物,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物中的上游引物、下游引物中的至少一种,或选自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物中的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序列或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序列的互补链序列中单条序列同源性为50%及以上的碱基序列。
4.一种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RPA探针,其特征在于,针对
所述探针序列Seq ID No.3的5’端31bp的位置处采用dSpacer 修饰,dSpacer分子两侧的胸腺嘧啶分别被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取代,所述探针序列Seq ID No.3的3’末端通过阻塞基团C3Spacer或磷酸化进行修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RPA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基因采用FAM-dT荧光标记基团,所述淬灭基团采用BHQ1-dT荧光标记基团。
6.一种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RPA探针,其特征在于,针对
7.一种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RPA探针,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探针序列或其互补链序列中单条序列同源性为50%及以上的碱基序列。
8.一种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RPA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和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探针以冻干粉形式的RPA反应组分、RPA反应缓冲液。
9.一种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RPA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待测样品基因组DNA;
(2)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剂盒、步骤(1)提取的待测样品基因组DNA以及醋酸镁,配制成RPA反应体系;
(3)将步骤(2)配置的反应体系在恒温下进行扩增反应,整个反应过程收集荧光信号;
(4)根据扩增反应结果确定待测样品基因组DNA中是否含有副溶血性弧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RPA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RPA反应体系以50uL计为:
。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RPA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PA反应体系的反应恒温条件为37 ℃-42℃,反应时间为15-20分钟。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RPA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PA反应体系进一步包括阳性质控品和阴性质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国家高新技术计量站、国家数字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国家高新技术计量站、国家数字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76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