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布硅胶电气胶带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6634.8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7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青龙胶带有限公司;陈云霞 |
主分类号: | C09J7/21 | 分类号: | C09J7/21;C09J7/38;C09J7/50;C09J175/04;C09J11/04;C09J11/06;D06M15/248;D06M11/47;D06M15/263;D06M15/233;D06M15/333;D06M15/693;D06M11/7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布 基面层 有机硅压敏胶 阻燃腈纶纤维 芳纶纤维丝 电气胶带 螺旋缠绕 包覆 硅胶 生产工艺 纬纱 玻璃纤维丝 单根经纱 耐高温 耐摩擦 去味剂 胶带 耐寒 除味 底涂 经纱 阻燃 背面 成型 | ||
1.一种玻璃布硅胶电气胶带,包括由玻璃布制成的基面层及涂刷于基面层上的粘胶层,粘胶层为硅胶制成,其特征是:所述基面层由若干经纱及若干纬纱交织构成,所述经纱线和纬纱线均包括由无数碳纤维丝填充构成的内芯及螺旋缠绕于内芯外的内线,内线外套设有外线,外线上打有若干和内线连通的微孔,该微孔孔径为1μm,内线和外线均为玻璃纤维线,内线上涂刷有氢氧化物,所述基面层浸制阻燃剂中形成,所述阻燃剂由氯偏乳液、强化定位乳液、纳米无机填料、三氧化二锑、分散剂混合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布硅胶电气胶带,其特征是:所述强化定位乳液为纯丙乳液、苯丙乳液、醋丙乳液、丁苯乳液混合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布硅胶电气胶带,其特征是:所述阻燃剂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氯偏乳液:45-60%;强化定位乳液:20-28%;纳米无机填料:1.75-2.5%;三氧化二锑:0.05-0.1%;分散剂:1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布硅胶电气胶带,其特征是:所述阻燃剂的制备步骤为:将氯偏乳液、强化定位乳液、纳米无机填料、三氧化二锑、分散剂安组分混合制成溶剂A,在惰性气体保护、温度为40℃的条件下,按摩尔计,将溶剂A溶解于100~120份甲苯中,再逐滴加入到100份含氨基的三烷氧基硅烷溶液中,在4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0.5~1h,得到溶液A,将溶液A加入具有去离子水和醇溶剂中,在温度为50~60℃的条件下恒温回流3~5h,反应完毕后,经抽滤、减压、蒸馏、干燥,得到一种无磷含硅阻燃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布硅胶电气胶带,其特征是: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烷基萘磺酸钠、磺基琥珀酸及双十三烷基酯钠混合构成。
6.一种适用于玻璃布硅胶电气胶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先将基面层背面处理;
b.在将经步骤a处理后的基面层的另一面通过底涂剂进行底涂,并且用铂金催化剂在烘箱内进行烘干构成粗品;
c.在经步骤b构成的粗品送至涂布机涂刷有机硅压敏胶,而后依次经过前道烘干、后道交联后构成成品;
d.成品被收卷后再复卷,最后被分切并包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适用于玻璃布硅胶电气胶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
步骤a基面层的背面处理为在100份的NT76液体硅橡胶涂层剂中,加入6%的交联剂HX,混合均匀,将配制好的液体硅橡胶在180℃下交联1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适用于玻璃布硅胶电气胶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的有机硅压敏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聚二甲基硅氧烷树胶和树脂的分散物 38%~42%;
氧化锌粉末 3%~7%;
氮化硼粉末 2%~3%;
纳米级金属粉末 1.3%~5.4%;
硅烷偶联剂 0.9%~1.9%;
复合阻燃剂 2.1%~3.8%;
甲苯溶剂 37%~5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适用于玻璃布硅胶电气胶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有机硅压敏胶的制备:依次将聚氨酯压敏胶、氧化锌粉末、氮化硼粉末、纳米级金属粉末、硅烷偶联剂及复合阻燃剂加入具有号甲苯溶剂的反应釜中,在搅拌下加温至100℃条件下缩聚3小时,然后将釜温升至170℃保持2小时,脱去低沸物之后制成有机硅压敏胶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适用于玻璃布硅胶电气胶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的有机硅压敏胶在上胶前进行除味,在有机硅压敏胶内混合去味剂,该去味剂的和有机硅压敏胶混合的百分比为0.3%-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青龙胶带有限公司;陈云霞,未经浙江青龙胶带有限公司;陈云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66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