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到发动机传动正时系统的P0系统和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86202.7 | 申请日: | 2018-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8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奥拉夫埃克哈德·韦伯;亚历山大·罗曼内兹;赵旭;杨炳春;刘浩;黄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348 | 分类号: | F01L1/348;F02B63/04 |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德国黑措根奥拉***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时皮带轮 发动机传动 正时皮带 正时系统 正时链 电机组件 曲轴链轮 传动连接 发动机驱动模式 进气凸轮轴链轮 排气凸轮轴链轮 纯电驱动模式 混合驱动模式 机械效率 打滑 环绕 行驶 | ||
提供一种集成到发动机传动正时系统的P0系统和包括该P0系统的车辆。发动机传动正时系统包括环绕进气凸轮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排气凸轮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曲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设置的第一正时链或正时皮带。P0系统包括电机组件和第二正时链或正时皮带,电机组件经由第二正时链或正时皮带传动连接到曲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与现有的P0系统相比,本发明的P0系统与发动机传动正时系统集成到一起,电机组件经由正时链或正时皮带传动连接到曲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这可以产生高的机械效率并避免带打滑。包括本发明的集成到发动机传动正时系统的P0系统的车辆可以在混合驱动模式、发动机驱动模式和纯电驱动模式下行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驱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到发动机传动正时系统的P0系统和包括该P0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混合动力车辆中,广泛存在“Px混动”的说法,其中的“x”指的是电机的位置。例如,P0是指整个动力辅助设备装在发动机前端,P1指的是电机位于发动机的曲轴末端、离合器之前,P2指的是电机位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中间靠变速箱一侧,电机与发动机之间有离合器。
例如,已有的P0系统存在一些如下缺点:
(1)机械效率较低,皮带容易打滑;
(2)发动机(内燃机)系统的摩擦较大;
(3)扭矩传递能力有限,因此电机的功率受限;
(4)助力和充电能力总体上受限;
(5)需要较大的额外空间。
例如,已有的P2系统也存在一些如下缺点:
(1)相对高的成本;
(2)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需要较大的空间,但是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可用空间极其有限;
(3)没有对发动机性能改善的进一步支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态而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到发动机传动正时系统的P0系统,以减小甚至消除上述缺点中的至少一个缺点。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支持发动机系统产生更好的性能的集成到发动机传动正时系统的P0系统。
提供一种集成到发动机传动正时系统的P0系统,所述发动机传动正时系统包括进气凸轮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排气凸轮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曲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和环绕所述进气凸轮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所述排气凸轮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所述曲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设置的第一正时链或正时皮带,所述P0系统包括电机组件和第二正时链或正时皮带,所述电机组件经由所述第二正时链或正时皮带传动连接到所述曲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正时皮带为齿形带。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沿曲轴的延伸方向观察,所述P0系统布置在所述发动机传动正时系统的侧方。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曲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包括彼此同轴的第一曲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和第二曲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所述第一正时链或正时皮带与所述第一曲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啮合,所述第二正时链或正时皮带与所述第二曲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啮合。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减速机构和电机链轮或正时皮带轮,所述减速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机和所述电机链轮或正时皮带轮之间并经由所述第二正时链或正时皮带传动连接到所述曲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P0系统还包括可充电电池组和逆变器。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启动和助力模式中,所述电机组件经由所述第二正时链或正时皮带驱动所述曲轴链轮或正时皮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62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