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酰唑胺与脯氨酸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3755.7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8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团;宋昱;刘方;焉翠蔚;管华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85/135 | 分类号: | C07D285/135;C07D207/16;A61K31/401;A61K31/433;A61P27/06;C08G8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酰 脯氨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乙酰唑胺与脯氨酸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药物共晶领域。该药物共晶的分子式为[C4H6N4O3S2·C5H9NO2],由一个乙酰唑胺分子和一个脯氨酸分子构成基本结构单元。该药物共晶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共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乙酰唑胺与脯氨酸的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 ACZ)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分子式为C4H6N4O3S2,作为治疗各种类型青光眼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上皮细胞内碳酸酐酶的活性而发挥治疗效果。另外,乙酰唑胺对高原反应、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然而,乙酰唑胺的溶解性差,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应用。目前,虽然已有多种药剂学的方法用于改善乙酰唑胺的物理化学性质,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简单的方法改善乙酰唑胺的理化性质,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药物共结晶可以在不改变药物共价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药物活性成分与共晶形成物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共晶体,从而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因此,药物共晶的研究已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从药物研发的角度来看,为发挥共结晶技术在改善乙酰唑胺药物理化性质方面的优势,共晶形成物的选择至关重要。众所周知,氨基酸是构成有机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物质,具有低毒副作用和高水溶性的特点。从结构的观点来看,氨基酸分子同时含有可作为氢键给体的羧基和氢键受体的氨基,可以与乙酰唑胺药物通过氢键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共晶体,有望改善乙酰唑胺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脯氨酸(Proline,PRO)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刚性五元环骨架,已经被证明是一种优质的共晶形成物。为此,本发明基于超分子化学原理,通过晶体工程学技术将乙酰唑胺与脯氨酸共结晶,旨在利用脯氨酸水溶性远高于乙酰唑胺的这一特点,在不改变乙酰唑胺自身药物作用的前提下,改善乙酰唑胺的溶解度,为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疗效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酰唑胺与脯氨酸的药物共晶(以下简称乙酰唑胺-脯氨酸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对其溶解性进行测试。通过制备药物共晶提高乙酰唑胺的溶解性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3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