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建筑废料、产业废料的聚合物混凝土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聚合物混凝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79577.0 | 申请日: | 201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 发明(设计)人: | 金玟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玟九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纪楠 |
| 地址: | 韩国釜***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混凝土 建筑废料 制造 聚合物 混凝土 比例添加 物性 粗骨料 弹性的 混合物 沙子 水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废料、产业废料的聚合物混凝土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聚合物混凝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向将对建筑废料进行粉碎而获得的比沙子大的粗骨料混合到水泥中的混合物以特定的添加比例添加水和聚合物而制造出聚合物混凝土,从而能够借助于包含在混凝土中的具有优秀弹性的聚合物之物性而进一步提升混凝土强度的利用建筑废料的聚合物混凝土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聚合物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废料、产业废料的聚合物混凝土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聚合物混凝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向将对建筑废料、产业废料进行粉碎而获得的比沙子大的粗骨料混合到水泥中的混合物以特定的添加比例添加水和聚合物而制造出聚合物混凝土,从而能够借助于包含在混凝土中的具有优秀弹性的聚合物之物性而进一步提升混凝土强度的利用建筑废料、产业废料的聚合物混凝土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聚合物混凝土。
背景技术
通常,在对公寓、大厦、住宅等各种建筑物进行重开发或重建的过程中会产生建筑废料以及产业废料(以下简称为“建筑废料”),而如上所述的建筑废料中的70%以上属于混凝土废料。
如果不对如此大量的混凝土废料进行再利用而是直接通过填埋等方法进行废弃处理,可能会导致国家自然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而且在经济方面不仅需要耗费昂贵的废弃物处理费用,还会在填埋场地不足时为了扩建新的填埋场地而需要将巨额的税款消耗于非生产性的公共投资中,而且在社会方面也会因为所填埋的废料而导致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的问题发生。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通过制定“建筑废料的再利用促进相关法律”,要求将原本进行填埋处理的建筑废料重新作为安全的建筑材料进行再利用,并在同法的第2条第7款中对“循环骨料”进行了规定,要求通过对建筑废料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等而使其符合同法第35条中所规定的品质标准并将满足KS标准中所规定的品质标准的混凝土废料指定为循环骨料,从而积极地将满足品质标准的混凝土废料合法地作为建筑材料的循环骨料进行再利用。
此外,已经公开了通过对建筑废料进行再利用而将其作为循环骨料制造出安全的建筑材料的多种方法,例如,在发明名称为“铺装用沥青混凝土”的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10-0867097号中,公开了一种按照特定的混合比例对新骨料或废混凝土循环骨料中的至少一种以上、废沥青混凝土循环骨料、水泥、聚丙烯类聚合物以及乳化沥青进行混合的铺装用沥青混凝土,进而提供一种相对于全新的沥青混凝土能够在稳定度、孔隙率、饱和度、骨料被膜比率方面满足标准并强化粒子之间的结合力以及防止塑性变形的铺装用沥青混凝土。
作为现有的另一种方案,在发明的名称为“对废沥青混凝土以及废混凝土进行再利用的环保型常温再生铺装材料组合物”的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10-1141259号中,公开了一种按照特定的混合比例对废沥青混凝土循环骨料、水泥、由高炉矿渣以及生石灰组成的硬化剂、废混凝土、由石粉以及高炉粉煤灰组成的填充材料、乳化剂、乳化沥青、结合剂以及水进行混合的对废沥青混凝土以及废混凝土进行再利用的环保型常温再生铺装材料组合物,从而提供了一种具有与全新的沥青组合物同等水准的强度、硬度、稳定性以及柔韧性的再利用沥青组合物。
作为现有的又一种方案,在发明的名称为“利用废混凝土的高功能性建筑材料的制造方法”的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10-0879247号中,公开了一种将通过对废混凝土进行粉碎而得到的石子大小的废混凝土粗骨料、沙子大小的废混凝土细骨料以及细微大小的废混凝土粉尘污泥作为主材料并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防水混合剂、强度增强剂、收缩降低剂、高性能诱导剂的高功能性建筑材料的制造方法,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作为混凝土块、人行道砖块、道路边界石块、连锁砌块、人造礁石、加筋土块等使用的再利用建筑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玟九,未经金玟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9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