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建筑废料、产业废料的聚合物混凝土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聚合物混凝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9577.0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金玟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玟九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纪楠 |
地址: | 韩国釜***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混凝土 建筑废料 制造 聚合物 混凝土 比例添加 物性 粗骨料 弹性的 混合物 沙子 水泥 | ||
1.一种利用建筑废料、产业废料的聚合物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 准备建筑废料以及产业废料并将其粉碎成粒径大小为10~50mm的循环骨料的建筑废料循环骨料化步骤(S1);
(b) 将上述建筑废料循环骨料以及水泥分别按照50重量份:50重量份的比例进行混合的混合步骤(S2);
(c) 按照向100重量份的所混合的上述建筑废料循环骨料以及水泥混合物添加7~10重量份的比例进行加水的加水步骤(S3);
(d) 在上述加水步骤S3之后,按照向所添加的100重量份的水添加30~50重量份的比例添加结合材料即聚合物并对其进行混合的聚合物混合步骤S4;
(e) 在上述对建筑废料循环骨料、水泥、水以及聚合物进行混合的聚合物混合步骤(S4)之后,按照向100重量份的水添加45~5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塑化剂以及分散剂并按照95~1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消泡剂的添加剂添加步骤(S5);
(f) 对经过上述S5步骤之后的聚合物水泥进行高温高压发泡成型以及养生,或进行压缩成型以及自然干燥的成型以及干燥步骤(S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废料、产业废料的聚合物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S4中作为结合材料进行混合的聚合物,是从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树脂、丙烯酸酯树脂、环氧树脂、脲醛树脂以及酚醛树脂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废料、产业废料的聚合物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S5中进行混合的上述塑化剂,是从Texanol、丁基卡必醇(ButylCarbitol)、丁氧基乙醇(Butyl Cellosolve)中选择的某一种或其混合物,而上述分散剂是从非离子聚合分散机、聚磷酸钠盐中选择的某一种或其混合物。
4.一种利用建筑废料、产业废料的聚合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通过包括:
(a) 准备建筑废料以及产业废料并将其粉碎成粒径大小为10~50mm的循环骨料的建筑废料循环骨料化步骤(S1);
(b) 将上述建筑废料循环骨料以及水泥分别按照50重量份:50重量份的比例进行混合的混合步骤(S2);
(c) 按照向100重量份的所混合的上述建筑废料循环骨料以及水泥混合物添加7~10重量份的比例进行加水的加水步骤(S3);
(d) 在上述加水步骤S3之后,按照向所添加的100重量份的水添加30~50重量份的比例添加结合材料即聚合物并对其进行混合的聚合物混合步骤S4;
(e) 在上述对建筑废料循环骨料、水泥、水以及聚合物进行混合的聚合物混合步骤(S4)之后,按照向100重量份的水添加45~5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塑化剂以及分散剂并按照95~1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消泡剂的添加剂添加步骤(S5);
(f) 对经过上述S5步骤之后的聚合物水泥进行高温高压发泡成型以及养生,或进行压缩成型以及自然干燥的成型以及干燥步骤(S6);的利用建筑废料、产业废料的聚合物混凝土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其中,通过对50重量份的建筑废料循环骨料和50重量份的水泥以及7~10重量份的水进行混合而形成包含循环骨料的面团形态的糊状物,然后按照向100重量份的水添加30~50重量份的比例添加结合材料即聚合物并进一步添加塑化剂以及分散剂、消泡剂而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建筑废料、产业废料的聚合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结合材料进行混合的聚合物,是从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树脂、丙烯酸酯树脂、环氧树脂、脲醛树脂以及酚醛树脂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建筑废料、产业废料的聚合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上述塑化剂,是从Texanol、丁基卡必醇(Butyl Carbitol)、丁氧基乙醇(ButylCellosolve)中选择的某一种或其混合物,而上述分散剂是从非离子聚合分散机、聚磷酸钠盐中选择的某一种或其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玟九,未经金玟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95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