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mm玻璃的钢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77837.0 | 申请日: | 201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3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庞立业;康正辉;彭鹰;潘先成;王瑞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27/044 | 分类号: | C03B27/044;C03B27/01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都春燕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m 玻璃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mm玻璃的钢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玻璃依次匀速通过加热区的多个加温区间进行升温,所述玻璃的升温曲线如下:S1:0~30s由室温升温至300℃;S2:30~55s继续升温至350或360℃;S3:55~75s继续升温至400或420℃;S4:75~90s继续升温至550℃;S5:90~100s继续升温至630℃;S6:100~105s维持温度在630℃;(2)105~108s加速穿过加热区和风冷区之间的空位区,随后进入风冷区;(3)对所述玻璃进行高压淬火,在1.5s内由630℃下降至150℃;(4)将所述玻璃进行低压冷却,在10s内继续下降至90℃,采用本发明的钢化方法钢化效果好,可有效避免2mm玻璃在钢化过程中产生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mm玻璃的钢化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钢化的方法主要有物理钢化法和化学钢化法。物理钢化法是将玻璃板在加热区内加热到玻璃转变温度附近,经过风机淬火快速冷却至室温状态,使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玻璃内部产生张应力。提高玻璃的抗压、抗弯、抗冲击等强度的过程。化学钢化法是通过化学方法改变玻璃表面组分, 增加表面层压应力, 以增加玻璃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由于它是通过离子交换使玻璃增强, 所以又称为离子交换增强法。根据交换离子的类型和离子交换的温度又可分为低于转变点温度的离子交换法(简称低温法)和高于转变点温度的离子交换法(简称高温法)。
玻璃通过物理钢化时,钢化程度除玻璃成分影响外,钢化强度主要取决于玻璃加热速率和玻璃淬火温度梯度。2mm的压花玻璃面板和浮法玻璃背板因其厚度薄,加热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影响玻璃外观和玻璃性能。因而优化设置2mm玻璃的加热曲线十分关键,需要严格控制玻璃在高温区停留的时间,若太长则玻璃变形,太短则玻璃温度不足,钢化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2mm玻璃的钢化方法,其钢化效果好,可有效避免2mm玻璃在钢化过程中产生变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2mm玻璃的钢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玻璃依次匀速通过加热区的多个加温区间进行升温,所述玻璃的升温曲线如下:
S1:0~30s由室温升温至300℃;
S2:30~55s继续升温至350或360℃;
S3:55~75s继续升温至400或420℃;
S4:75~90s继续升温至550℃;
S5:90~100s继续升温至630℃;
S6:100~105s维持温度在630℃;
(2)105~108s加速穿过加热区和风冷区之间的空位区,随后进入风冷区;
(3)对所述玻璃进行高压淬火,在1.5s内由630℃下降至150℃;
(4)将所述玻璃进行低压冷却,在10s内继续下降至9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通过加热丝对所述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时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区具有一一对应于所述玻璃升温曲线的多个所述加温区间,每个所述加温区间所对应的所述加热区内的环境温度依次为:
T1区间:400-500℃;
T2区间:500-550℃;
T3区间:550-600℃;
T4区间:600-650℃;
T5区间:650-700℃;
T6区间:700-7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7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