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600A充电枪专用液冷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4607.9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6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臧重庆;臧昊哲;杨国星;张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4;H01B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直流 600 充电 专用 电缆 | ||
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600A充电枪专用液冷电缆包括液冷电缆绝缘外被(1)和设置在液冷电缆绝缘外被(1)内的PE线(11)和若干根信号线(10),所述液冷电缆绝缘外被(1)内还设置有直流DC+和直流DC‑两根液冷电缆,另外,本发明新能源汽车直流600A充电枪专用液冷电缆的液冷端子尾部设置为弯曲型,可以更好地适配充电枪的弯曲腔体,有效避免或减小液冷电缆的外护套绝缘套管经过充电枪弯曲腔体时的形变,可有效保证液冷电缆的冷却液通道畅通。最终达到有效避免充电枪端子和软体导线在充电过程中发生过热现象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功率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适配充电枪弯曲腔体液冷电缆,该液冷电缆的一端使用充电枪尾部弯曲液冷端子为液冷电缆的接头与充电枪连接,该液冷端子恰好适配充电枪的弯曲腔体, 保证液冷电缆外护套绝缘套管经过充电枪的弯曲腔体后不变形或变形量极小, 保证液冷电缆的冷却液通道能够畅通无阻。DC+和DC-两根液冷电缆的冷却液通道在充电枪内串接连通,DC+和DC-两根液冷电缆之间有冷却液循环流动而冷却。
背景技术
公知的,随着世界发达国家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日新月异,其行业朝气蓬勃。因为新能源电动汽车没有尾气排放,环保,正迅猛发展;而燃油汽车将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燃油汽车的消失,与其相伴的加油站也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将是遍布全国各地的充电站,充电站的硬件设施最终是大功率充电桩。以电动公交车充电为例,若用现在的中功率充电桩充电,充满电瓶需用三个小时,耗时较长。
中功率充电桩的电源与充电枪的连接是干式集成电缆。中功率充电桩,直流电压750伏,输出电流小于250安培,以普通车型的电动公交车充电为例,充满全车电瓶至少需要三个小时。当充电电流达到250安培时,集成电缆的软体导线和充电枪的端子温度均高达1200C而不能工作。因为中功率充电桩的充电效率不高,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要,国内正在研发的大功率充电桩,它的技术参数:直流充电电压1000~1500伏,输出直流电流500~600安培,若使用大功率充电桩充电,以普通车型的电动公交车充电为例,充满全车电瓶只需要15分钟就够了;大功率充电桩充电效率高,是未来充电站的主流产品。
大功率充电桩输出直流500~600安培,连接充电桩电源与充电枪的线缆要承载600安培的电流须用液冷电缆。充电枪是由枪体和充电插头构成, 充电枪的枪体手柄到充电枪的充电插头之间是弯曲腔体, 液冷电缆与充电枪相连,液冷电缆必须经过充电枪的弯曲腔体,这对干式集成电缆来说不是问题,而对液冷电缆来说是有问题的,问题是涉及液冷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液冷电缆的外护套绝缘套管在充电枪的弯曲腔内会发生形变,直接影响冷却液的通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600A充电枪专用液冷电缆。
可以解决上述的两个技术问题:一是干式集成电缆的散热问题,二是液冷电缆与充电枪连接, 液冷电缆经过充电枪的弯曲腔体, 液冷电缆的外护套绝缘套管在充电枪的弯曲腔内会发生形变,影响冷却液的流通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使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液对电缆的软体导线进行冷却,可以做到液冷电缆软体导线的截面仅为35~60平方毫米,其比中功率充电桩干式集成电缆的70平方毫米还要小,且整体电缆外径尺寸也仅为39毫米,与传统的干式集成电缆的外径一样。使用尾部弯曲液冷端子,与充电枪装配后,恰好适配充电枪的弯曲腔体, 保证液冷电缆外护套绝缘套管经过充电枪的弯曲腔体不变形或变形量极小, 保证液冷电缆的冷却液通道畅通无阻。保证新能源汽车直流600A充电枪专用液冷电缆能够安全地承载600安培的电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46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