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腔磷状细胞癌标志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3722.4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宏晟旭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G01N33/68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鳞状细胞癌 标志物 试剂盒 磷状细胞癌 检测唾液 口腔 生物标志物 制备试剂盒 检测分析 治疗效果 体标志 检测 申请 蛋白 治疗 应用 | ||
本申请提出了口腔磷状细胞癌标志物及其应用,更具体地,本申请提出了检测唾液外泌体中标志物试剂的试剂盒,检测口腔外泌体标志物的试剂在制备试剂盒中的用途以及检测分析系统。该试剂盒用于下列的至少之一:检测鳞状细胞癌;确定受试者鳞状细胞癌的阶段;确定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确定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方案,并且,所述试剂盒包括:检测唾液外泌体中标志物的试剂,所述标志物包括POSTN。POSTN蛋白可作为磷状细胞癌的生物标志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口腔磷状细胞癌标志物及其应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包括检测唾液外泌体中标志物试剂的试剂盒,检测口腔外泌体标志物的试剂在制备试剂盒中的用途以及检测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口腔磷状细胞癌(OSCC)是一种普遍的口腔和上颌组织恶性肿瘤。口腔磷状细胞癌易于淋巴结转移。
外泌体是人体体液中的小泡。外泌体的直径大小为30~120nm,功能为长距离运输各种物质。
然而,如何快速筛查出口腔磷状细胞癌患者,如何筛查出口腔磷状细胞癌易转移患者,是对口腔磷状细胞癌进行积极预防、治疗,以及确认适合治疗方案的关键问题所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问题和事实的发现而提出的:
发明人对20位口腔磷状细胞瘤患者的唾液外泌体进行了蛋白筛查,这20位口腔磷状细胞瘤患者中有10位是转移型口腔磷状细胞癌,10位是非转移型磷状细胞癌,另外,发明人征集了10位没有口腔磷状细胞癌的健康患者作为对照,这30位受试者在年龄、性别上相仿。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在口腔磷状细胞癌患者的唾液外泌体中高表达POSTN,而在健康人的唾液外泌体中基本没有POSTN的表达;另外发明人发现,在转移型磷状细胞癌患者中POSTN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转移型磷状细胞癌患者。同时,发明人进行了唾液外泌体中蛋白表达谱分析,发现,另外两种蛋白TNC和TGFBI在患者与健康者中具有与POSTN相似的表达差异。
基于上述发现,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试剂盒。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试剂盒用于下列的至少之一:检测鳞状细胞癌;确定受试者鳞状细胞癌的阶段;确定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确定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方案,并且,所述试剂盒包括:检测唾液外泌体中标志物的试剂,所述标志物包括POSTN。如前所述,POSTN蛋白可作为磷状细胞癌的生物标志物。如前所述,发明人发现,唾液外泌体中POSTN的表达量在健康者和磷状细胞癌患者中有显著差异,非转移型磷状细胞癌患者和转移型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唾液外泌体中POSTN的表达量也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试剂盒检测唾液外泌体中POSTN的表达量,可有效、准确地检测鳞状细胞癌、确定受试者鳞状细胞癌的阶段;如果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某种治疗,那么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试剂盒,也可确定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确定鳞状细胞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试剂盒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鳞状细胞癌为口腔鳞状细胞癌,并且所述试剂盒进一步包括用于分离唾液外泌体的试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试剂为10%聚乙二醇溶液。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试剂盒,可高效分离唾液外泌体,获得的外泌体纯度高而不破坏外泌体中有效成分,进而进一步检测唾液外泌体中POSTN的表达量,POSTN的定量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检测准确性也进一步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标志物进一步包括选自TNC和TGFBI的至少一种。如上所述,发明人发现,外泌体中TNC、TGFBI和POSTN在正常人体内和癌症患者体内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因此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试剂盒进一步检测TNC和TGFBI的至少一种,可进一步提高检测磷状细胞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宏晟旭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宏晟旭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3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