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监护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69583.8 | 申请日: | 2018-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6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倩倩;罗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易迅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崔金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头部 机器人主体 滑杆 摄像头 环形滑轨 伺服电机 移动机构 显示屏 监护 监护机器人 对称设置 监测机构 人本发明 扩音器 输出端 滑块 环绕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监护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移动机构和机器人头部,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机器人主体的底部,所述机器人头部设置于机器人主体的顶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机器人头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头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环绕设有与滑杆对应的环形滑轨,所述滑杆位于环形滑轨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机器人头部内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摄像头,所述机器人头部靠近摄像头一侧的顶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有扩音器。本发明通过多种监测机构的设置,使装置可以对老人进行多方面的监护,对老人的健康起到一定的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监护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半失能老人越来越多。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无暇照顾年迈或病弱的亲人,老年、病弱群体的护理已经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为此,大量的人体健康监测产品应运而生,基于人体基本生理参数检测的各种监护仪器走进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随着微电子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新一代传感器件的相继开发,多功能健康状态检测仪的性能变得更加可靠,功能更加完善,为人们的家庭医疗监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现有的监护机器人组成机构较为简单,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有效的对老人进行有效的进行监护,从而影响老人监控状态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护机器人组成机构较为简单,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有效的对老人进行有效进行监护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监护机器人。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监护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移动机构和机器人头部,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机器人主体的底部,所述机器人头部设置于机器人主体的顶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机器人头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头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环绕设有与滑杆对应的环形滑轨,所述滑杆位于环形滑轨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
所述机器人头部内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摄像头,所述机器人头部靠近摄像头一侧的顶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有扩音器,所述机器人主体顶部的一端依次设有控制开关、LED显示灯和信号发射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两侧均设有机械臂,其中一个所述机械臂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体温探测器,另一个所述机器臂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听诊仪;
所述机器人主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依次设有电源、处理器、存储模块,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信号发射器、显示灯、伺服电机、显示屏、扩音器和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听诊仪、体温探测器、控制开关和摄像头的输出端均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空腔靠近听诊仪一侧的内壁上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内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排风扇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机器人主体的背部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维修口,所述维修口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转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维修口的内壁上设有与锁紧螺钉对应的螺纹槽。
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和机器人主体的底部通过多个阻尼减震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为履带式移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通口内固定插设有与排风扇对应的防尘网。
优选地,所述空腔远离通口一侧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主体外壁的底部设有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的输出端与电源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易迅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易迅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9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